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骗局?一招教你识破套路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措辞严厉、语气吓人,甚至精确报出你身份证号、借款金额的“贷款逾期提醒”短信?“【XX金融】您在本平台贷款12800元已逾期7天,将上报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请立即还款至指定账户,否则后果自负!”——这种短信,乍一看让人心里一紧,尤其是最近手头紧、确实借过网贷的人,更是容易慌神。

但我要告诉你:不是所有“逾期提醒”,都是真的。有些是正规机构的催收通知,有些却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诈骗陷阱。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骗局?一招教你识破套路

我就从一个执业十年的律师视角,帮你拆解这类短信背后的真相,教你一眼识别哪些是真催收,哪些是假恐吓,避免既损失钱又伤感情。


真假难辨?先看这几点

是否使用你的全名和真实信息?
骗子为了增加可信度,往往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甚至曾借过的平台名称,但这不代表就是真的,正规金融机构发的催收短信,通常不会直接附带转账链接或要求你向个人账户打款。

是否要求“立即转账到私人账户”?
这是最典型的诈骗信号!任何正规贷款机构都不会让你把还款打到某个“张经理”“李法务”的个人银行卡里,所有还款必须通过官方app、官网或对公账户完成。

是否带有不明链接或二维码?
短信里说“点击查看详情”“扫码立即结清”,千万别点!这些链接可能伪装成还款页面,实则窃取你的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甚至植入木马程序。

是否威胁“马上起诉”“抓你坐牢”?
法律讲究程序正义,哪怕你真逾期了,也得经历催收、协商、诉讼等多个阶段,不可能一条短信就“移交公安”,这种夸大其词的恐吓,往往是心理战,目的就是逼你慌乱中转账。


以案说法:她差点把两万块转给“假法务”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王女士接到一条短信:“您在‘某安普惠’的贷款逾期92天,已被列入失信名单,法务部将在48小时内申请强制执行。”短信还附了一个QQ号,让她加“专员”处理。

王女士确实几年前借过一笔网贷,虽然早就还清,但看到“强制执行”四个字还是吓坏了,她加了QQ,对方穿着制服视频通话,出示了“工作证”,还发来一份盖着红章的“执行通知书”。

就在她准备转账两万元“保证金”时,儿子发现了异常:那个所谓的“某安普惠”官网电话根本打不通,他们报警后才发现,对方伪造了整个催收流程,连“法院文书”都是PS的。

最后警方破获了一个跨省诈骗团伙,专门用“精准信息+权威话术” targeting 贷款人群,王女士幸运地止步于最后一刻,但全国已有上千人上当,单笔最高被骗超十万元。


法条链接:法律如何保护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也就是说,那些冒充金融机构、非法获取你信息、诱导转账的行为,不仅涉嫌诈骗,还侵犯了你的个人信息权,一旦查实,将面临刑事责任。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明确规定:
催收行为不得恐吓、威胁、侮辱债务人,不得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更不得伪造国家机关文件。


冷静是最大的护身符

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因一时慌乱而掉入陷阱的案例,你要记住:

真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情绪牵着走。
哪怕你真的欠了钱,也有协商展期、分期还款的权利,而不是被一条短信逼到绝路。

所有涉及转账的要求,必须二次核实。
打官方客服电话(注意是从官网查,不是短信里提供的号码),确认是否存在逾期、是否需要还款。

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是诈骗短信,截图保存,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工信部举报伪基站短信。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凡是让你转账的‘催收’,都不是真催收;凡是不走正规渠道的‘法务’,都不是真法务。”

你不怕逾期,法律给你留了出路;
你只怕轻信,骗子才有机可乘。

保持清醒,你比自己想象中更有力量。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骗局?一招教你识破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多套房产怎么分配
« 上一篇2分钟前
×
22
2025 10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骗局?一招教你识破套路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措辞严厉、语气吓人,甚至精确报出你身份证号、借款金额的“贷款逾期提醒”短信?“【XX金融】您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