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诈骗?一招教你识破真假套路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用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紧接着,又来一条:“如对欠款有异议,请点击链接查询详...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冻结账户、追究法律责任!”?
短信里还附带一个链接,或者一个陌生电话号码,心猛地一沉,赶紧翻记录——可自己根本没借过这笔钱,这时候,你是点开链接查详情?还是直接拨回去问清楚?
先别急,这很可能不是催收,而是精心包装的骗局。
我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经手过太多类似案件:当事人因为一条看似“正规”的逾期短信,一步步落入圈套,轻则泄露个人信息,重则银行卡里的钱被瞬间转走,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这种“贷款逾期”短信,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应对,才能既保护钱包,又不被误导。
这类短信通常有以下几个“标配”特征:
模糊信息,制造恐慌
短信不会写清具体平台名称、贷款金额、合同编号,只会说“您有一笔贷款逾期”,甚至直接称呼“用户”或“先生/女士”,目的就是让你心里发毛,来不及细想。
附带链接或二维码
“点击查看详情”“立即还款避免影响征信”……这些链接往往跳转到仿冒的银行或网贷平台页面,一旦你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信息立刻被盗取。
冒充官方口吻,伪造红头文件
有些骗子还会发来所谓的“法院传票”“信用警告函”,上面盖着假公章,连字体排版都模仿得有模有样,普通人一眼难辨真假。
诱导加微信、QQ进行“人工处理”
声称“可以协商延期”“帮你消除不良记录”,实则是把你拉进诈骗群,一步步套取资金。
我见过最离谱的一起案例:一位退休阿姨收到“微粒贷逾期”短信,点链接后输入了银行卡和验证码,结果卡里8万块五分钟内被分批转走,等她意识到不对时,钱早已进了境外账户。
李女士某天早上收到一条短信:“您在‘京东金融’的5万元贷款已逾期90天,即将启动司法程序。”短信末尾附了一个链接。
她明明没借过这笔钱,但担心是不是身份被盗用了,便点了链接,页面看起来和京东官网几乎一模一样,提示她“验证身份信息以查询贷款记录”,她输入了身份证号、手机号和银行卡号。
紧接着,手机收到一条验证码,她下意识填了进去,不到十分钟,银行卡被扣走1.2万元,用于“自动还款”。
事后报警,警方调查发现:这个网站是高仿钓鱼页面,域名只差一个字母;所谓“京东金融”发送的短信,其实是通过伪基站群发的。
虽然部分资金追回,但过程耗时三个月,精神压力巨大,而真正的贷款平台,从未通过短信链接索要验证码。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恐惧,是骗子最好的帮手,他们利用人们对征信、法律后果的敬畏,精准打击心理防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通过伪造页面获取公民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的行为,已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规定:
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七条也禁止任何个人或组织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包括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的网站、通讯群组。
换句话说,发这种短信、建假网站、盗取信息的人,已经踩在违法的钢丝上,而你每一次冷静应对,都是对犯罪的有力反击。
面对“贷款逾期”类短信,记住我总结的三不原则:
✅不点链接:正规金融机构从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让你操作还款或查询,所有业务请登录官方App或官网办理。
✅不输验证码:验证码=付款密码,谁要验证码,谁就是在掏你口袋。
✅不信陌生来电:即使对方能说出你部分信息(可能是数据泄露所致),也不要轻易相信,挂断后,主动拨打官方客服核实。
额外建议:
最后我想说:
这个时代的安全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清醒。
骗子越来越懂心理学,但他们永远怕一种人——遇事不慌、先查证、再行动的人。
你不需要成为专家,只要记住:凡是让你紧张到想马上操作的,多半有问题。
停下来,深呼吸,打个电话问问靠谱的人,往往就能避开一场灾难。
法律不会替你点那个链接,但我会在这里,告诉你怎么绕开它。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骗局?一招教你识破真假陷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冻结账户、追究法律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