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搞明白,这条短信,到底是谁发的?

金融债务34秒前1

收到“逾期还款”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承担法律责任。”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真的上黑名单了?”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处理过上千起金融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
不是所有“逾期提醒”都值得你立刻转账或恐慌**,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些短信到底从哪儿来的?你是真违约了,还是被“软暴力”催收盯上了?更重要的是,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才最稳妥?

很多人一看到“银行”“贷款”“征信”这几个词就紧张,但你得冷静下来查证:发短信的号码是不是官方渠道?内容有没有银行LOGO或业务编号?

一、先搞明白,这条短信,到底是谁发的?

现实中,有三种情况最常见:

  1. 正规金融机构发送的提醒
    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95开头的短号或官方App推送,这类信息一般措辞规范,会明确标注借款金额、逾期天数、还款账户等,不会威胁恐吓。

  2. 外包催收公司代发的通知
    很多银行把逾期催收外包给第三方机构,虽然合法,但部分公司为了施压,会使用模糊话术,即将起诉”“列入失信名单”,制造焦虑,注意:他们无权直接决定是否起诉。

  3. 假冒短信 or 网络诈骗
    有些不法分子伪造银行短信,附带一个钓鱼链接,诱导你点击后输入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这种叫“伪基站短信”,极具迷惑性。

📌关键动作
收到短信后,不要直接回复,更不要点击链接!第一时间登录你贷款平台的官方App或拨打客服电话核实,确认是否真的逾期、欠款多少、是否有宽限期。


你以为的“逾期”,可能根本不算违约

很多人不知道,法律意义上的“逾期”≠ 第二天没还钱就违约

举个例子:你用某银行信用卡,账单日是每月5号,还款日是25号,26号早上你还差500块没还,这时候收到“已逾期”短信——听起来吓人,但其实:

  • 银行通常有1-3天的容时期(又称宽限期),只要在宽限期内还上,就不算逾期,也不上报征信。
  • 即使超过宽限期,银行也必须履行催告义务,不能一上来就说“要起诉”。

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行使权利要有合理程序。未经有效通知、未给予合理履行期限,就威胁诉讼或上报征信,属于滥用权利


如果真逾期了,怎么办?记住这三步走

别自乱阵脚,按步骤来:

第一步:核实债务真实性
确认这笔贷款是你本人申请的,合同是否存在,还款计划是否清晰,警惕“套路贷”或身份被盗用的情况。

第二步:评估自身偿还能力
如果暂时困难,主动联系金融机构协商,现在许多银行都有“个性化分期”“延期还款”“利息减免”等帮扶政策,尤其是疫情后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对困难群体柔性处置。

第三步:保留证据,理性沟通
所有通话录音、短信记录、还款凭证都要保存,如果对方频繁骚扰、爆通讯录、发侮辱性信息,已经涉嫌违法,可以依法维权。


📚 以案说法:一条短信差点毁了一个家庭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李女士因为生意周转,借了一笔网贷,因疫情断收,逾期47天,之后她每天收到十几条短信:“已移交警方立案”“子女读书受限”“房产将被查封”,最严重的一次,催收人员甚至P图伪造“通缉令”发给她。

她一度崩溃,想卖房还债,后来找到我们,我们调查发现:

  • 借款平台并未向征信系统报送逾期记录;
  • 所谓“警方立案”纯属虚构;
  • 催收公司无合法资质,且存在恐吓行为。

我们依据《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提起投诉,并发律师函制止非法催收,最终平台道歉并暂停催收,还同意为她办理6个月延期还款。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恐惧往往来自信息不对称,而法律,是你最坚实的盾牌


⚖️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1.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强调“约定”在先,银行不能擅自加收费用。

  2.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禁止催收方泄露你信息、骚扰亲友。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手段,不得频繁致电干扰债务人正常生活。
    → 明确划出催收“红线”。

  4.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
    → 逾期记录不是永久的,还清后5年自动清除。


✍️ 律师总结: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尊严与理智

亲爱的读者,负债不可怕,逾期也不是世界末日,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在恐慌中失去判断力,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做出错误决定。

你要记住:

真正的法律,不是用来恐吓弱者的工具,而是保护每个人体面生活的底线。

面对逾期短信,不逃避、不轻信、不冲动,先核实、再沟通、最后依法维权,哪怕你现在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也要相信——只要还在努力解决问题,你就没有输。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违约,或者已经被骚扰得无法正常生活,请务必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一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执业律师

一、先搞明白,这条短信,到底是谁发的?,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洗钱25亿元判多久
« 上一篇33秒前
赌博三十万判多少年刑拘
下一篇 »31秒前
×
22
2025 10

一、先搞明白,这条短信,到底是谁发的?

收到“逾期还款”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