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搞明白,法律上说的轻伤,到底是个啥程度?

普法百科3周前 (10-08)3

大家得明白,咱们平时说的“哎呀,我这手擦破皮了,轻伤轻伤”,跟法律上认定的“轻伤”,那可是两码事!法律上的“轻伤”,可不是你我说了算,也不是医生随便看看就定了,它有非常严格的医学鉴定标准

这个“轻伤”是指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但又没达到“重伤”那么严重,也不是轻微的皮肉伤(那种叫“轻微伤”),比如说,把人胳膊打骨折了(不是粉碎性的那种),或者脸上划了个口子,长度够一定标准了,可能就够上“轻伤”了,具体的,得由公安机关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出具鉴定意见,这才是法定的依据。

一、先搞明白,法律上说的轻伤,到底是个啥程度?

第一步,一旦有人受伤,并且可能涉及到刑事问题,“伤情鉴定”是绕不开的关键环节。

造成了“轻伤”,就一定会被判刑坐牢吗?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答案是:不一定,但可能性很大!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咱们国家《刑法》里有个罪名,叫做“故意伤害罪”。

  • 如果你的行为确实是故意的,并且经过鉴定,对方的伤情达到了“轻伤”级别,那么你就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了。

    • 这里的“故意”,就是说你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还去做,不管是“我就是想揍他一顿出口气”(直接故意),还是“我知道这么做可能会伤到他,但我不管,我就要这么做”(间接故意),都算。
    •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你看,“有期徒刑”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坐牢了。
  • 划重点了啊!不是所有造成轻伤的行为都一定会被定罪判刑。这里面有很多门道:

    1. 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过失造成的,比如你走路不小心,把别人撞倒了,导致对方骨折构成轻伤,这一般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你主观上没有伤害的故意。
    2. 是不是“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如果别人先动手打你,你为了保护自己而还手,在必要限度内造成对方轻伤,那可能成立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了也不行。
    3. 情节是不是显著轻微?比如两个人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推搡了一下,一方没站稳摔了一跤,造成了轻伤,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能达成谅解,公安机关也可能认为情节显著轻微,不按犯罪处理,或者检察院那边酌情不起诉。
    4. 有没有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谅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事后你能积极主动地赔偿对方的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真诚道歉,并且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最好有书面的谅解书),那么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是很可能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判处缓刑(就是不用实际坐牢,在外面接受考验)的,对于一些情节较轻的,检察院也可能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总结一下:故意造成他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理论上最高可判三年,但实际处理中,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赔偿谅解情况,很多时候是可以争取到比较好的结果的,比如不起诉、缓刑,甚至情节轻微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理。


以案说法:小张的故事

给大家讲个我碰到的真实案例(人物已化名):

小张和小李是邻居,因为小区停车位的事儿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最后动了手,小张年轻气盛,一拳打在了小李的眼眶上,当时看着不重,小李报警后,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眼眶内壁骨折了,后来法医鉴定,这构成了“轻伤二级”。

小李一开始气不过,坚决要追究小张的刑事责任,小张这下也慌了,赶紧找到我,我告诉他,他动手打人是不对的,主观上有伤害故意,对方也构成了轻伤,确实涉嫌故意伤害罪,但事情也不是没有转圜余地。

我建议小张立刻停止和小李的争吵,由我出面,主动联系小李及其家属,表达歉意,并表示愿意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和合理的赔偿,一开始小李家态度很强硬,但经过几次沟通,加上小张确实表现出了悔意,并且赔偿金额也比较到位,小李最终同意出具谅解书。

后来,案子到了检察院,我们提交了赔偿协议、谅解书等材料,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小张的行为虽然构成故意伤害罪,但犯罪情节较轻,且已取得被害人谅解,社会危害性不大,最终对小张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小张虽然虚惊一场,但也深刻吸取了教训,知道了冲动是魔鬼。

律师点评:这个案子就是典型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小张的行为已经符合了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但因为他事后积极赔偿、真诚悔罪并获得了谅解,最终避免了牢狱之灾,这充分说明了“赔偿谅解”在这类案件中的重要性。


法条链接:咱们看看法律怎么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律师总结:遇事别冲动,法律有温度也有力度

造成他人轻伤,确实可能面临刑事风险,“进去”蹲几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主要看是不是故意为之以及情节严重程度。

给大家几点实实在在的建议:

  1. 退一步海阔天空,动手前先深呼吸:生活中难免有矛盾,千万别一时冲动就动手,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怎么都不划算。
  2. 一旦造成伤害,积极处理是王道:如果真不小心造成了他人伤害,尤其是可能达到轻伤级别的,别想着逃避,赶紧送医、道歉、赔偿,争取对方的谅解,这是最能争取从轻处理的方式。
  3. 别自己瞎猜,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伤情到底够不够轻伤?自己的行为到底构不构成犯罪?这些都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及时咨询律师,让律师帮你分析案情,指导你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相信法律,但也要懂法:法律既是约束,也是保护,了解这些法律知识,不是让你去钻空子,而是让你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遇到事情知道该怎么正确应对。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远离纠纷,有法律问题,随时可以找专业人士咨询,咱们下次再聊!

一、先搞明白,法律上说的轻伤,到底是个啥程度?,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蚌埠哪里能做逾期贷款?逾期了怎么办?
« 上一篇3周前 (10-08)
网商贷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三步教你合法反击,守住底线!
下一篇 »3周前 (10-08)
×
08
2025 10

一、先搞明白,法律上说的轻伤,到底是个啥程度?

大家得明白,咱们平时说的“哎呀,我这手擦破皮了,轻伤轻伤”,跟法律上认定的“轻伤”,那可是两码事!法律上的“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