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判断,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
太平洋贷款逾期发短信了怎么办?是催收还是恐吓?别慌,3步教你冷静应对!**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您在太平洋贷款的借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手段!”——手机一震,心跳...
收到“逾期还款”短信别慌!是警告还是陷阱?3招教你快速应对,避免征信“爆雷”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一震,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尾号**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我明明记得还了啊?还是我漏了哪一笔?要不要赶紧点链接补缴?还是直接打客服?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给你讲清楚:收到逾期还款短信,到底该怎么冷静应对?哪些是真警告,哪些是假套路?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记录不被“误伤”?
第一步,千万别慌着点链接或打电话回陌生号码。
现在诈骗手段升级太快,很多仿冒银行或金融平台的短信,专门盯着你紧张的心理下手,它们往往有这几个特征:
正确做法是:打开你贷款对应的官方app或小程序,登录账户查看还款状态。
如果App显示已还清,那这条短信大概率是诈骗,如果是真的逾期,App里也会明确提示“待还款金额”和“逾期天数”。
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让你直接还款,更不会用威胁口吻催收。
如果你发现确实是自己忘了还,或者扣款失败没注意,别自责,也别装死,越拖,后果越严重,按我说的三步走:
第一步:立刻还清欠款
哪怕只逾期一天,也尽快把本金+利息+可能产生的滞纳金一次性还上,很多平台对“短期逾期”有宽容期(比如3天内),及时补救可能不会上报征信。
第二步: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
打官方客服电话,态度诚恳地解释:“因个人疏忽导致逾期,现已还清,能否申请不上报征信?”
有些银行或正规平台会酌情处理,尤其是你平时信用良好、首次逾期的情况下。
第三步:定期查征信,确认记录是否更新
还清后1-2个月,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云闪付”App查个人征信报告。
如果发现错误记录(比如已还清仍标为“逾期”),立即提出异议申请,要求更正。
我有个客户李女士,去年申请房贷时被拒,银行反馈她有一笔消费贷逾期60天,她一脸懵:“我怎么可能逾期两个月?”
我们调取了她的还款记录,发现原来是某网贷平台自动扣款失败,系统没通知她,也没发正式提醒,直接上了征信,而她收到的唯一信息,是一条来自非官方号码的“逾期警告”短信,她以为是诈骗,就没理。
结果这一笔“静悄悄”的逾期,让她信用评分暴跌,房贷利率从4.1%涨到4.9%,每月多还近千元。
后来我们帮她向该平台投诉,并向征信中心提交了还款凭证和沟通记录,最终成功撤销了不良记录,但这个过程花了整整三个月,期间她差点错过购房窗口期。
教训很深刻:不是所有逾期都“看得见”,也不是所有短信都能“凭直觉判断”。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
也就是说,任何机构在把你逾期信息上报征信前,必须提前通知你,如果没通知就直接上报,属于程序违法,你可以依法申诉。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明确: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通信记录、金融账户等。
这意味着,那些冒充银行发送恐吓短信的行为,不仅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还可能构成诈骗罪。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信用即财富”的时代,一次小小的逾期,可能会影响你买房、买车、办信用卡,甚至影响孩子上学(某些地区优质学校要求家长无不良征信)。
别再把还款当“小事”,建议你: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一次逾期,而是你对信用的漠视。
你现在对待短信的态度,决定了三年后你能不能顺利贷到那笔救命钱。
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十年的努力。
一、先判断,这条短信,到底是红灯还是钓鱼?,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逾期还款”短信别慌!是警告还是陷阱?3招教你快速应对,避免征信“爆雷”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