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法院短信?别慌,3步自救指南帮你稳住局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涉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已立案,请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将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那一刻,心猛地一沉,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叮”地一声,跳出一条短信:“您已被起诉,请于×月×日前到××法院领取传票。”那一刻,心跳骤停,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是不是看错了?这到底是真是假?我还能不能补救?
如果你正面临贷款逾期、被催收甚至突然收到法院短信的情况,先别急着崩溃,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民事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通电话、一条短信就乱了阵脚,结果错失了最佳应对时机,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带你一步步看清真相、理清思路、走出困局。
很多人看到“法院”两个字,本能觉得大事不妙,好像已经被判了“死刑”,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带“法院”字样的信息都代表案件已经进入审判阶段。
辨别真伪是第一步。
现在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些催收公司会伪造法院通知来施压,真正的法院文书不会通过短信直接送达,更不会让你扫码、点击链接或转账处理,正规流程是:法院会通过邮寄、公告或现场送达方式发送《应诉通知书》《传票》等法律文书。
你可以这样做:
真正的司法程序讲程序、重证据,不会逼你当场转账。
现实中,大多数金融机构在借款人逾期90天以上、多次催收无果后,才会考虑走诉讼程序,一旦决定起诉,银行或网贷平台会向法院提交借款合同、还款记录、催收证明等材料。
而当你真正收到法院传票时,意味着案件已经立案,进入了司法程序,这时候,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主动应对,争取调解,避免判决。
建议你立即做三件事:
哪怕你只能还一部分钱,只要态度诚恳、方案可行,法院也倾向于促成调解,而不是一判了之。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累计逾期超8万元,某天凌晨,他收到一条短信:“XX法院已受理XX银行诉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请速处理。”
小李吓得整晚没睡,第二天就想东拼西凑借钱还清,幸好他冷静下来,先打了12368查询,确认案件属实后,主动联系了法院和银行代理人。
我们帮他梳理了收入状况、失业证明,并提出“每月还2000元,分40期结清”的方案,法院组织调解,银行同意该方案,案件以调解书结案,既避免了强制执行,也没上征信黑名单。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面对诉讼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和逃避,主动沟通,往往能换来一线生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这意味着:
你有权知悉诉讼详情,有权出庭答辩,有权提出调解请求,法院不会因为你穷就不给你说话的机会,只要你依法行使权利,就有机会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贷款逾期并不可耻,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难处,但当问题升级到司法层面时,情绪化解决不了任何事,作为律师,我想告诉你: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它惩罚的是逃避责任的人。
收到法院短信不是终点,而是提醒你该直面问题的信号灯,与其在恐惧中煎熬,不如静下心来,搞清楚事实、找对方法、迈出第一步,哪怕你现在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也可以去法院说明情况,申请分期、延期,甚至依据《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争取诉前调解。
请相信: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法律就不会彻底关上那扇门。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债务可以慢慢还,信用值得用心守,人生不怕重启,只怕停下脚步。
—— 一名陪你面对风雨的执业律师
贷款逾期后突然收到法院短信?别慌!三步自救指南帮你稳住局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叮”地一声,跳出一条短信:“您已被起诉,请于×月×日前到××法院领取传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