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说你贷款逾期?别慌,可能是假逾期真骗钱的新套路!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一看到这种消息,心跳都快了半拍——毕竟谁不怕征信出问题?可等你点开链接、联系客服,才发现自己压根没贷过...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您尾号****的贷款已严重逾期,即将上报征信,冻结所有银行卡,请立即联系客服处理!”
“因您长期拖欠,我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24小时内不还款将追究刑事责任!”
……
这些短信来得又急又狠,措辞严厉,语气不容置疑,一看就像银行或正规机构发来的,很多人一慌,下意识就点链接、打电话,结果稀里糊涂把钱转给了骗子——这,就是最近高发的“贷款逾期追缴短信骗局”。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清楚:这类短信到底是不是真的?怎么一眼识破?被骗了怎么办?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被吓得六神无主,最后钱没还上,反而越陷越深。
这类诈骗通常走的是“精准打击+心理压制”路线,分三步走:
第一步:伪装身份,制造恐慌
骗子会伪造银行、网贷平台甚至“法院执行局”的名义,发送带有你真实姓名、身份证后四位、贷款平台名称的短信,让你误以为对方掌握你的全部信息,极具迷惑性。
第二步:诱导操作,套取钱财
短信里常附带一个“官方客服电话”或“还款链接”,一旦你拨打或点击,就会进入假冒的客服系统,对方可能要求你“先交保证金解冻账户”“缴纳滞纳金避免起诉”,甚至让你下载屏幕共享软件,直接操控你的手机转账。
第三步:层层加码,榨干钱包
当你转了一笔钱后,对方不会罢休,反而会说“系统异常”“审核未通过”,继续让你转账,等你反应过来,钱早就被分流到多个账户,追回难度极大。
最可怕的是——你根本就没在那个平台贷过款!
骗子利用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广撒网式发送,专挑心虚、着急的人下手。
去年年底,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来自“某银行信贷中心”的短信:“您在我行申请的5万元消费贷已逾期90天,即将移交司法程序。”
短信里不仅有她的名字和身份证后四位,还有所谓的“案件编号”和“紧急处理热线”。
李女士其实从未在这银行办过贷款,但她最近确实申请过几个网贷,心里一紧,怕记混了,赶紧拨通了短信里的电话。
对方自称“风控专员”,态度强硬,说她已被列入“金融失信名单”,如不立即处理,名下所有银行卡都会被冻结。
在对方引导下,她下载了一个叫“银监会协查系统”的APP,输入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后,卡里的7.8万元瞬间被转走。
所幸她在转账后越想越不对劲,立刻报警,警方介入后发现:所谓“银行短信”是伪基站发送,APP是仿冒软件,客服电话归属地在境外,目前案件仍在侦办中,资金追回难度极大。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痛心——不是她不懂法,而是恐惧压倒了理性。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也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违者将面临信用惩戒及法律责任。
换句话说,发这种短信的,背后是一整条黑色产业链——从盗取信息、伪造平台,到洗钱销赃,每一步都在踩法律红线。
作为一名常年处理金融纠纷和刑事案件的律师,我给大家提五点实用建议:
凡是“恐吓式催收”,一律先怀疑
正规金融机构不会用“马上抓人”“冻结全部资产”这种话术威胁你,催收必须合法合规,不得骚扰、侮辱或虚假陈述。
绝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不明APP
所有还款操作必须通过官方App或官网进行,看到“银监会协查”“法院执行系统”这类APP,基本可以断定是假的。
接到催收电话,先核实身份
挂掉电话后,主动拨打该机构官方客服(注意:是从官网查的号码,不是短信里给的),确认是否存在逾期。
保护好验证码、银行卡、人脸识别
这三样东西=你的钱袋子钥匙,任何人索要验证码,都是冲着你的钱去的,坚决不说!
真逾期也不怕,但千万别乱还
如果你确实有贷款逾期,别慌,主动联系正规平台协商分期或延期,保留沟通记录,欠债不犯法,但被骗可能倾家荡产。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这个时代,信息泄露防不胜防,但我们能守住的,是自己的冷静和判断力。
骗子不怕你穷,就怕你慌。
只要你慢下来,多问一句、多查一次,大多数骗局都会原形毕露。
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的信用,更别让它掏空你的钱包。
你不怕逾期,法律自有尺度;
你若怕骗子,那就先学会——不信、不点、不转钱。
我是律师老陈,关注我,带你用法律眼光看懂生活里的每一个陷阱。
贷款逾期短信催收太吓人?小心是假催收、真骗钱的新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您尾号****的贷款已严重逾期,即将上报征信,冻结所有银行卡,请立即联系客服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