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短信就慌了?别急,先搞清这三件事再行动!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被诉至法院。”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来自“捷信消费金融”的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被起诉了?会不会上黑名单?家人会不会知道?”
别慌,先深呼吸,我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消费金融纠纷的律师,想告诉你:收到逾期短信,不等于世界末日,但也不代表可以无视,关键是你能不能在慌乱中理清思路,做出正确应对。
很多人一看“捷信”发来的短信,就觉得板上钉钉,必须立刻还钱,但你要知道,不是所有催收短信都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看发件人是不是官方号码?是106开头的平台号,还是私人手机号?短信内容有没有写明你的姓名、合同编号、具体欠款金额和逾期天数?如果只是模糊地说“您已逾期”,连本金都没列清楚,那很可能是外包催收公司发的“恐吓式”提醒。
真正的法律程序不会从一条短信开始。
我们来分层次说:
但请注意:起诉是成本行为,金融机构不会对每个逾期用户都打官司,他们更希望你主动还钱,而不是走漫长诉讼。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当事人小李因失业导致捷信贷款逾期45天,每天接到五六通催收电话,甚至有催收人员用他通讯录里亲戚的号码发威胁短信,他一度想“破罐子破摔”,直到收到一条写着“已移交法务部门,即将起诉”的短信,彻底崩溃。
我们介入后,第一件事是调取他的借款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
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并发函要求停止不当催收,捷信撤回“起诉”警告,同意分期两年结清,且免除全部罚息,小李不仅避免了诉讼,心理压力也大大缓解。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逾期,沉默和逃避是最差的选择,依法维权,反而可能争取到转机。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说明:逾期要付利息,但不能无限叠加,必须合法合规。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催收不得泄露你的通讯录、不得骚扰亲友。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行业规范):明确禁止恐吓、辱骂、频繁骚扰等不当催收行为。
→ 虽非法律,但可作为投诉依据。
收到捷信贷款逾期短信,不是终点,而是你重新掌握财务主动权的起点。
不要因为一条短信就自乱阵脚,也不要以为拖着就能不了了之。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冷静核实、主动沟通、依法协商。
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赋予了你知情权、协商权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哪怕现在暂时困难,只要愿意面对,总有解决的办法。
毕竟,人生不是没有低谷,而是跌倒后能否体面地站起来——而法律,就是帮你站稳的那一根拐杖。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来自“捷信消费金融”的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