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约定劳动报酬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没约定劳动报酬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
一、骗劳动报酬是诈骗罪吗
骗取劳动报酬是否构成诈骗罪,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若用人单位或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使劳动者基于错误认识而提供劳动,进而骗取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且达到当地诈骗罪的数额标准,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罪。
例如,用人单位虚构项目让劳动者工作,承诺支付报酬,实则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支付,这种行为就可能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
不过,实践中更多情形属于劳动纠纷。比如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资金周转问题等拖欠劳动报酬,主观上并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诈骗罪,劳动者可通过、等途径追讨报酬。
综上,骗取劳动报酬不一定构成诈骗罪,需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方式及涉及金额等综合判断。
二、劳动者过失有哪些情况
劳动者过失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1.故意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者明知单位有相关规定,却故意不遵守。例如,明确规定禁止在工作区域吸烟,员工仍在工作场所吸烟,可能引发。
2.工作中严重失职: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未达到应有的工作标准,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比如,财务人员在进行资金转账时,因粗心转错账号,导致公司资金损失。
3.营私舞弊:劳动者为谋取个人私利,损害用人单位利益。像采购人员收受供应商回扣,以高价采购质量不佳的原材料,使公司利益受损。
4.违反或保密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竞业限制或后,违反约定,到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泄露公司。
5.提供虚假信息:劳动者在入职时提供虚假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影响用人单位的录用决策。当用人单位发现后,可能会因此。
三、劳动案件重审向谁申请
劳动案件重审申请对象要依据案件所处阶段来确定。
若劳动案件是一审终结,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可视为一种对一审案件的重新审理。
若案件已历经二审且判决生效,当事人认为判决有误,可申请再审。再审申请通常是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不过,当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能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此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法定情形的,可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通过检察监督程序促使案件重审。
以上是关于骗劳动报酬是诈骗罪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一、骗劳动报酬是诈骗罪吗 骗取劳动报酬是否构成诈骗罪,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