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收到“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别慌!是真的还是套路?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方法** “【XX金融】警告!您已严重逾期,平台将立即上报央行征信,同步通知家属及工作单位,请于24小时内还款,否则后果自负!...
收到“无贷款却逾期”短信别慌!是诈骗还是系统出错?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名下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可问题是——你根本没申请过这笔贷款!
更离谱的是,查征信也没这笔记录,银行账户干干净净,连网贷APP都没下载过几个,这时候,你会不会心头一紧?会不会怀疑自己身份被盗用了?又或者,担心是不是哪天“被贷款”了,背上了还不起的债?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越来越常见的“怪事”:明明没贷过款,却收到逾期催收短信,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该信吗?该怎么办?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来帮你把这事掰开揉碎,讲个明白。
首先得划重点:正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绝不会通过普通短信平台发送催收通知,更不会用模糊不清的称呼(我司”)来提醒你还钱。
你收到的这些短信,大概率来自以下几种情况:
仿冒催收的诈骗短信
不法分子伪造银行或贷款平台名义,利用你对征信的担忧,诱导你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甚至直接转账“还款”,这种短信往往带有短网址、非官方号码(如106开头但后缀杂乱),语气威胁性强。
第三方催收公司的越界行为
有些网贷平台将逾期债务外包给催收公司,而部分催收机构为了施压,会批量群发短信,甚至误发给无关人员,他们可能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手机号,根本不核实是否真正借款人。
身份信息被冒用“被贷款”
这是最严重的情况——有人用你的身份证信息,在某些非正规平台办理了贷款,虽然你不知情,但对方逾期后,催收方会按注册信息联系你。
数据错误或系统乌龙
少数情况下,可能是平台录入信息出错,把别人的名字/身份证号搞混了,导致你“躺着中枪”。
面对这种短信,情绪容易失控,但记住——先核实,再行动。
✅ 建议你这样做:
不要点击短信里的任何链接!
那些“立即还款”“查询账单”的链接,极可能是钓鱼网站,专门盗取你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
登录官方渠道查证
打开你常用的银行APP、征信报告(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云闪付免费查)、各大主流借贷平台(如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等),确认是否有相关贷款记录。
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别回短信,也别打短信里留的电话,直接拨打银行或平台的官方客服热线,说明情况,要求核查是否存在以你名义开立的贷款账户。
保存证据
把短信截图、发送号码、时间都保留下来,如果后续涉及投诉或报案,这些都是关键证据。
如果你发现真的有人冒用你的身份信息贷款,别慌,法律站在你这边。
你可以采取以下几步:
立即报警
携带身份证、短信记录、征信报告等材料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说明身份信息被冒用,警方立案后,这份《受案回执》将成为你维权的重要凭证。
向涉事平台提出异议
联系贷款平台,声明非本人操作,要求冻结账户、停止催收,并协助调查,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平台有义务核实用户身份真实性。
申请征信异议
如果这笔“假贷款”已经上了征信,立刻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交异议申请,附上报警回执和身份证明,要求更正。
必要时提起诉讼
若平台拒不处理,或催收持续骚扰,可委托律师发函,甚至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赔偿精神损失。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
王女士是一名小学老师,从去年6月开始,频繁收到某“金融公司”的催收短信,称她有一笔8000元的信用贷逾期未还,她一开始以为是恶作剧,没理会,结果后来电话不断,甚至有“催收员”打电话到她学校,说她“恶意逃废债”。
王女士彻底慌了,赶紧去查征信——果然,有一笔陌生贷款记录!
我们第一时间帮她报警,并向涉事平台发律师函,调查发现,原来是有人用她几年前丢失的身份证,在一个小型网贷平台注册借款,由于平台审核不严,仅凭身份证照片就放了款。
警方抓获冒用者,平台删除不良记录,并公开道歉,王女士不仅恢复了清白,还获得了精神损害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被动沉默只会让问题恶化,主动维权才能守住底线。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身份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他人身份信息,情节严重的,可构成“盗用身份证件罪”,最高判刑十年。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身份早已不只是户口本上的一页纸,而是嵌入信贷、社交、出行的“数字命脉”,一旦被冒用,轻则被骚扰,重则背上黑锅、影响买房买车、甚至被限制高消费。
当你收到“无贷款却逾期”的短信时,
不信、不点、不慌、不拖。
先查证,再维权;能协商就协商,遇侵权就亮剑,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妥善保管身份证、不随意授权APP权限、定期查征信,防患于未然,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我是张律,一个只讲真话、办硬案的律师,愿你我都能在纷繁复杂的规则世界里,活得清醒,站得笔直。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严禁抄袭篡改。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无贷款却逾期”短信别慌!是诈骗还是系统出错?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名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