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就是自己不小心网贷逾期了,结果催收的电话没把你打爆,反而先打到你朋友那儿去了,搞得你既尴尬又心疼朋友,还一肚子火?
网贷逾期,催债的竟打到我朋友那儿了?我该咋办? ** 最近啊,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律师,我网贷逾期了几天,还没来得及处理呢,催收的就把电话打到我爸妈/同事/好朋友那里去了,...
收到“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别慌!是真的还是套路?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方法**
“【XX金融】警告!您已严重逾期,平台将立即上报央行征信,同步通知家属及工作单位,请于24小时内还款,否则后果自负!”
或者更狠一点:
“再不还钱,明天就有人上门催收,家门口贴大字报,全小区都知道你是老赖!”
收到这种信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心慌、害怕、自责,甚至半夜惊醒。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短信,真的可信吗?它们是正规提醒,还是赤裸裸的恐吓和威胁?
我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民商事律师,来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话题:贷款逾期后收到的“恐吓短信”,到底能不能信?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
别被那些“上报征信”“上门贴条”“通知家人”的话术吓住。
只要它用了威胁、羞辱、骚扰等手段,哪怕你说你真欠了钱,这些行为也已经违法了。
咱们国家对债务催收是有明文规定的,合法催收,必须基于事实、尊重人格、方式适度。
可现实中呢?不少第三方催收公司为了业绩,把“心理压迫”当成“专业手段”。
他们深谙人性弱点:怕丢脸、怕影响家人、怕被单位知道,精准打击你的软肋。
但你要明白:欠债要还,天经地义;可还债的方式,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我帮你总结了几类典型的“越界短信”,一旦收到,基本可以判定对方涉嫌违法:
记住一句话:凡是让你感到恐惧、羞耻、精神压迫的信息,大概率就是“软暴力”催收。
坦白讲,我不是替人“赖账”,也不是鼓励逃避责任。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面对债务,要有勇气面对,也要有智慧应对。
如果你确实因为失业、疾病等原因暂时无力偿还,建议你这样做:
✅第一步:核实债务真实性
打开原贷款APP或官网,查清楚是否真的逾期、欠了多少、利息怎么算。
别轻信陌生号码发来的截图或链接,防止二次诈骗。
✅第二步:主动联系正规机构协商
如果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直接打客服电话,申请延期、分期或个性化还款方案。
很多平台其实有“困难帮扶通道”,只是没人告诉你。
✅第三步:保留证据,保护自己
把所有骚扰短信、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都保存好。
这些将来都可能成为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四步:果断举报非法催收
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安机关举报。
现在国家对“暴力催收”零容忍,举报一次,对方可能就被整顿。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共逾期3万多元。
起初他还能接催收电话,后来每天接到十几个陌生来电,短信更是铺天盖地。
最让他崩溃的是,有一天他母亲突然打电话哭着问他:“你怎么欠这么多钱?邻居都看到了,门口贴了‘欠债不还’的大字报!”
原来,催收人员通过获取他的通讯录,不仅骚扰家人,还雇人在他老家村口贴告示,甚至P图造谣他是“诈骗犯”。
我们收集了全部证据,向当地公安局报案,并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平台外包催收公司的违法行为。
平台道歉并终止不当催收,相关责任人被处罚,小李也在调解下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不是所有催收都叫“合法催债”,有些早已滑向违法边缘。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下几条是你维权的核心依据:
你看,法律早就为你撑腰了。
最后我想说几句掏心窝的话:
欠钱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判断力。
在这个信用社会,谁都有可能遇到难处。
但请记住:你的人格尊严、家庭安宁、心理健康,永远比一笔债务更重要。
面对逾期,别逃避,但也绝不能任人欺凌。
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才是成熟成年人应有的姿态。
如果你正被各种“恐吓短信”折磨得睡不着觉,请停下来,深呼吸,然后做三件事:
👉 核实债务
👉 收集证据
👉 寻求帮助(可私信我,我会尽力解答)
真正的解决之道,从不始于恐惧,而始于清醒。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别慌!是真的还是套路?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方法** “【XX金融】警告!您已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