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分清是银行通知还是李鬼诈骗!

金融债务35秒前1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紧急通知’,说我名下的贷款已经严重逾期,再不还款就要上报征信、冻结账户,甚至要上门催收……吓得我一晚上没睡好,这到底是真是假?”

说实话,这种事儿现在太常见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条类似的短信发到普通人手机上,内容写得那叫一个吓人——“您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处理!”、“征信即将拉黑,后果自负!”、“法务介入,24小时内未还款将移交公安机关”……字字句句都像一把刀,直戳人心最脆弱的地方。

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分清是银行通知还是李鬼诈骗!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短信往往来得莫名其妙?你明明按时还款,信用良好,甚至连这笔贷款都没申请过,这时候就得警惕了——这不是提醒,是套路;不是服务,是诈骗

这类骗局的核心逻辑就是“制造恐慌 + 诱导操作”,骗子利用人们对征信的重视、对法律后果的恐惧,用看似官方的口吻发送伪造短信,诱导你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甚至直接转账“还款”,更狡猾的是,他们还会伪装成银行、金融平台、甚至是“反诈中心”的名义,连号码都做得像模像样。

我告诉你一个简单判断方法:
👉正规金融机构从不会通过短信直接威胁你“马上还款”,更不会要求你点击不明链接或扫码转账。
👉 所有涉及逾期、催收的信息,一定会通过正式渠道(如客服电话、APP站内信、书面函件)告知,并提供查询路径和申诉方式。
👉 如果短信里带链接、二维码、或让你“加微信联系客服”,99%是诈骗!

记住一句话:真正的危机不会藏在一条短信里,而虚假的恐吓总爱躲在链接背后。


📚 以案说法:李女士差点被骗走5万元

去年年底,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106开头的短信:“您在某金融平台的3.8万元贷款已逾期90天,征信已冻结,2小时内不处理将启动司法程序。”短信末尾附了一个链接,写着“立即还款免罚”。

李女士一头雾水——她根本没贷过款,但她担心是不是身份信息被冒用了,一时心急就点了链接,页面长得跟某知名借贷平台一模一样,她按提示输入了身份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不到十分钟,卡里被划走了5000元,对方还打电话说“系统异常,需再验证一笔”,要求她继续转账。

所幸她及时察觉不对,挂断电话并报警,经警方调查,这是典型的“伪基站+钓鱼网站”诈骗团伙作案,他们批量发送仿冒短信,伪造官网界面,专门收割焦虑人群,该团伙被端掉,但已有上百人中招。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恐惧,是最容易被利用的情绪,而骗子,永远比你快一步设计好剧本。


⚖️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武器你要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仍提供支持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银保监会也多次明确:
金融机构不得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官方短信、不得以威胁性语言催收。一旦发现假冒银行名义的短信,可向工信部12321平台举报,或直接报警。


✍️ 律师总结:冷静,是你最好的防御盔甲

面对突如其来的“逾期警告”,请务必做到三步:

  1. 不点链接、不输信息、不扫二维码——这是铁律;
  2. 主动核实——打官方客服电话(不是短信里的号码!),登录官方APP查账单;
  3. 保留证据并举报——截图保存短信、记录来电号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或反诈中心报案。

你要相信,真正的法律程序从来不会从一条短信开始,真正的债务也不会靠一个链接就“结清”。
你的征信很贵,但你的理智更值钱。

下次再收到那种“不还就坐牢”的短信,别慌,先冷笑一声:“哟,又来一个演法制剧的。”一键举报,干净利落。

保护自己,从看清骗局的第一秒开始,我是律师老张,咱们下期聊怎么识破“注销校园贷”新套路。

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分清是银行通知还是李鬼诈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车贷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3招教你稳住局面,避免信用崩盘
« 上一篇6分钟前
×
16
2025 10

贷款逾期短信炸了?别慌,先分清是银行通知还是李鬼诈骗!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紧急通知’,说我名下的贷款已经严重逾期,再不还款就要上报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