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还收催收短信?别慌,先分清是提醒还是骗局!
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写着“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影响子女上学!”——语气严厉得仿佛下一秒警察就要上门,这时候,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赶紧翻账单一看,确实有笔贷...
现在骗子太会“演”了,他们模仿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的语气、格式,甚至能伪造出带链接的“官方短信”,让你一点进去就中招,所以看到这类信息,千万别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不是忘了还款”,记住三步判断法:
查来源号码是否正规
正规机构发的催收短信,通常来自95开头的短号(比如95588、95188等),或者平台专属服务号,如果你收到的是+852、170、171开头,或者是莫名其妙的虚拟号码,八成是诈骗。
有没有诱导点击链接
“点击链接查看还款详情”“立即处理避免被起诉”……这些话术听着吓人,但正规机构绝不会通过短信附链接让你操作还款,一旦点进去,可能直接跳转钓鱼网站,套走你的银行卡信息。
核实自身还款状态
打开对应的APP或登录官网,查一下账单和还款记录,如果显示“已结清”或“未到还款日”,那这条短信基本可以判定为虚假。
我见过太多客户,因为一条假短信急得半夜睡不着,结果发现根本没这笔借款——有的甚至被诱导下载了木马软件,银行卡里的钱被悄悄转走。
去年夏天,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消费金融平台贷款5万元已逾期3天,即将上报央行征信,请点击链接补救。”她一想,前阵子确实申请过一笔备用金,虽然记不清有没有还,但怕影响孩子买房贷款,赶紧点了链接。
页面做得跟官方一模一样,输入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后,系统提示“需预存50%保证金解冻账户”,她转了2.5万过去,对方还让她再转2.5万“刷流水”,幸好她儿子是做IT的,一眼识破这是典型的“冒充贷款逾期”骗局,立刻报警。
后来查明,那个所谓的“金融平台”根本不存在,链接服务器在境外,发送号码是虚拟运营商注册的,警方追回部分资金,但教训深刻:情绪一上来,理智就下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或帮助,包括出售、提供个人信息,假冒他人身份开设账户,或伪造、变造、买卖虚假证明文件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这意味着,那些盗用你信息、伪造催收短信的行为,不仅涉嫌诈骗,还侵犯了你的个人信息权,一旦查实,将面临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双重追责。
面对“贷款逾期”短信,我的建议就八个字:不信、不点、不慌、核实。
如果你确认自己并无逾期,却频繁收到类似信息,建议保留证据(截图、号码)向工信部(12321)举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必要时可委托律师发函,追究对方侵犯名誉权或骚扰行为的法律责任。
真正的金融机构从不会用恐吓式语言催收,更不会让你“先打钱再解冻”,你越冷静,骗子就越无计可施。
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但法律始终站在你身后,别让一条假短信,扰乱你真实的生活节奏。
短信说你贷款逾期了?别慌!先分清是催收还是骗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真假难辨?先看这几点 现在骗子太会“演”了,他们模仿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的语气、格式,甚至能伪造出带链接的“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