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确认这3件事,否则可能吃大亏!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咯噔”一下,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号:我借过吗?什么时候借的?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是不是诈骗?还是……我真的忘了还?

突然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确认这3件事,否则可能吃大亏!

别急,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越补救越糟,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你捋清楚:当你突然收到“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办?如何判断真假?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先冷静!别一看到“逾期”就打款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联系对方,生怕征信出问题,但你要知道,情绪冲动是骗子最喜欢的武器

首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最近有没有申请过贷款?

    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比如某呗、某条)、甚至是某些购物APP的分期服务。

  2. 这笔贷款的金额、期限、还款日是否记得?

    如果完全不记得,那就要高度警惕。

  3. 这条短信有没有具体的贷款编号、合同信息、官方客服电话?模糊,比如只写“您有贷款未还”,连具体金额、机构名称都没有,99%是诈骗短信

✅ 真正的金融机构在催收时,一定会提供明确的信息:贷款产品名称、借款金额、逾期天数、应还总额、客服渠道等。
❌ 而诈骗短信往往是“恐吓+诱导”:“不还款将起诉”“影响子女上学”“列入失信名单”……全是话术套路。


立即自查:三步锁定真相

别光看短信,动手查才是王道。

第一步:查征信报告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s://ipcrs.pbccrc.org.cn),免费查一次个人信用报告。
重点看“信贷记录”部分,有没有你不认识的贷款账户,如果有,说明可能被冒名贷款;如果没有,基本可以排除真实逾期。

第二步:查名下所有账户
打开你常用的支付软件(微信、支付宝)、银行APP,查看“借据”“我的贷款”“信用额度”等栏目,确认是否有自动扣款失败或待还款项。

第三步:拨打官方客服核实
如果你怀疑是某家银行或平台发的,不要点短信里的链接,也不要回拨短信里的电话
直接打开该机构的官方APP,或者百度搜“XX银行 客服电话”,打过去人工核实。只有官方渠道才能信。


如果真是你贷的,怎么办?

我们确实借过,只是忘了,比如一年前为了应急借了5000块,分12期,后来换了手机号,APP也没提醒,不知不觉就逾期了。

这种情况,别逃避,但也别被催收吓破胆,法律上,逾期≠违法,更不等于马上坐牢

你可以这样做:

  • 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申请延期还款分期补缴
  • 如果催收频繁骚扰、爆通讯录、威胁恐吓,保留证据,直接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合法债务要还,但非法催收必须反击

以案说法:一条短信差点让她背上“黑锅”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40岁,小学老师,突然收到一条“微粒贷逾期”的短信,说她欠款2.8万,已上报征信。

她吓得不行,因为她根本没开通过微粒贷,但她老公之前手机被盗,曾挂失过微信号,我建议她立刻查征信——结果发现,名下真有一笔微粒贷借款!

我们调取了借款时的登录IP、设备信息,发现是在广西某地一台陌生手机操作的,最终确认:有人用她丈夫恢复的旧微信号,通过人脸识别漏洞,冒名申请了贷款

我们向腾讯和警方报案,同时提交非本人操作证明,三个月后,这笔“逾期”被撤销,征信也修复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不是所有“逾期”都是你的错,关键是要及时行动、证据说话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为你撑腰

  1. 《民法典》第1034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2. 《刑法》第280条之一(盗用身份证件罪)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盗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护照等,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明确禁止催收机构使用“侮辱、恐吓、虚假陈述”等方式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


律师总结:面对“逾期”短信,三句话送给你

第一句:别怕,先查,恐惧源于未知,真相永远藏在证据里。
第二句:别信,要验,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突然掉“债务”,凡是没核实的,一律当假。
第三句:别忍,要告,如果你被冒名贷款、被暴力催收,这不是丢脸的事,这是你的权利被侵犯,法律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一条短信,可能是提醒,也可能是陷阱,但只要你头脑清醒、行动果断,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 一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律师

突然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确认这3件事,否则可能吃大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征信报告逾期从哪里看的?逾期记录如何影响你的信用生活?
« 上一篇5分钟前
×
16
2025 10

突然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确认这3件事,否则可能吃大亏!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逾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