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催收短信了怎么办?慌了别乱点,律师教你三步稳住局面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张律师,我前几天忘了还房贷,今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已上报征信’的短信,吓得我一晚上没睡好……这可怎么办?会不会被起诉啊?” 我能理解这种心情,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与我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已连续三期未按期还款,当前逾期金额为XX元,请尽快处理,否则将影响您的征信记录并可能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漏了一拍,不是不想还,是真的一时周转不过来;不是故意拖欠,是突然失业、家里急事、生意受挫……可银行不管这些,它只看合同和数字,于是焦虑、自责、恐惧一股脑涌上来——接下来是不是要被起诉?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收走?征信黑了以后还能不能贷款?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带你一步步走出这个困局。
很多人一看到催收短信,第一反应是删掉、屏蔽、装作没看见,这就像发烧不量体温,以为捂着被子睡一觉就好了,但现实是,越躲,问题越大。
逾期不是世界末日,但逃避会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是失业?是突发疾病?还是家庭变故?拿出真实的证据——医院证明、离职通知、收入减少的银行流水——告诉他们:“我不是恶意欠钱,我现在确实困难,但我有还款意愿。”
银行不怕你穷,怕的是你“失联”,只要你保持沟通,大多数金融机构愿意协商延期、分期甚至减免部分罚息。
很多人以为逾期就是多交点利息,错!真正的代价远不止如此。
别赌“他们不会告我”,只要合同有效、证据齐全,法院大概率支持银行。
这时候,很多人会问:“能不能不还?”答案很明确:不能,合法债务必须履行,但你可以争取更有利的还款方式。
如果你谈不下来,或者对方态度强硬,建议尽早找专业律师介入,我们常帮客户发律师函、参与谈判,往往能争取到比个人沟通更好的结果,毕竟,对方看到“律师”两个字,就知道你是认真的,不是拖着不还。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李女士,单亲妈妈,孩子患重病住院,她把所有积蓄都搭进去了,房贷断供三个月,银行发来律师函,说要拍卖她的房子。
她几乎崩溃,觉得自己撑不住了,来找我时,手里攥着孩子的病历和缴费单,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们立刻行动:
第一步,整理全部医疗票据和收入中断证明;
第二步,向银行提交“困难救助申请”,附上律师函说明情况;
第三步,提出“缓还6个月+后续分期”的方案。
两周后,银行回复:同意暂停催收,6个月内只还利息,本金延后,房子保住了,孩子也治好了。
她说:“我以为天塌了,原来还有路可走。”
你看,不是所有逾期都能被原谅,但只要你诚实、有证据、有还款意愿,法律和制度,其实留了人性化的出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明确: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虽然“经济困难”不等于“不可抗力”,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借款人的实际履约能力、主观恶意程度等因素,合理裁量是否减免部分责任。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也规定,银行应对确有困难的客户提供还款安排协商机制。
最后我想说:贷款逾期,本质是一场“信用危机”,但更是一次“人生考验”,它考验你的诚信,也考验你在困境中的应对智慧。
记住三句话: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人。
如果你正在经历逾期的煎熬,请相信: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法律就不会放弃你,而我,随时在这里,陪你一起面对。
本文由资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实务经验与真实案例,旨在帮助负债人理性应对困境,维护合法权益,如需具体法律协助,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合同逾期了怎么办?收到催收短信别慌,教你三步稳住局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与我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已连续三期未按期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