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信贷款逾期短信是真的吗?收到这类消息先别慌,律师教你三步识破真假!
“张律师,我刚收到一条‘佰信贷款’发来的短信,说我逾期了,要上征信、还可能被起诉,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语气里满是焦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佰信贷款逾期短信是真的吗?”别急着点链接、别急着...
“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司法机关!”?
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手心开始冒汗?尤其当你明明记得自己没借过这笔钱,或者早就还清了——这时候,先别急着点链接、别忙着打“客服”电话,更别轻易转账,这很可能不是催收,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短信贷款逾期诈骗!
我干了十几年民商事和刑事辩护律师,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看似“正规”的短信,稀里糊涂地把几万块转进了骗子的口袋,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给你讲清楚:这种短信到底怎么来的?遇到该怎么办?怎样既保护钱包,又不耽误真正的信用?
先说结论:凡是通过短信、陌生电话通知你“贷款逾期”,要求立刻转账、提供验证码或点击链接的,99%是诈骗。
常见的套路有三种:
伪造官方口吻
短信开头就是“【XX金融】”“【国家征信中心】”,内容写得像模像样,连逾期天数、金额都“精准”报出,让你一看就觉得“他们知道我的信息,肯定是真的”。
制造恐慌情绪
“即将上报央行征信”“冻结所有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这些话术专攻心理弱点,很多人一慌,脑子就短路,生怕影响孩子上学、工作升职,立马照做。
诱导点击钓鱼链接
短信里附个链接:“点击查看还款详情”,点进去是个高仿页面,长得跟你常用的借款APP一模一样,你一输入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信息全被偷走,卡里的钱可能几秒就被划走。
面对这种短信,别怕,也别冲动,按这三步来:
第一步:冷静核实,查真伪
你有没有在那个平台借过款?登录官方APP或官网查账单,不要通过短信里的链接!如果根本没注册过,那基本可以确定是诈骗。
第二步:绝不透露个人信息
别说验证码,连身份证号、银行卡后四位都别告诉对方,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短信索要敏感信息。
第三步:反向举报,切断源头
把短信截图,连同发送号码一起,举报到工信部(https://dxss.miit.gov.cn)或“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可以报警备案,留下证据,防止后续被冒用身份。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45岁,小学老师,某天她收到一条短信:“您在‘微粒贷’借款5.8万逾期67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起诉。”
她吓得不行,因为她确实几年前开通过微粒贷,但早已结清,她试着打了短信里的“客服”,对方声音专业,还报出她身份证后四位,说如果不马上还款,会发“法院传票”到她单位。
对方让她用微信扫一个二维码,进入“还款通道”,就在她准备输入银行卡密码时,儿子发现不对劲,拉她来咨询我。
我们一查,微粒贷官方根本没有这笔贷款记录,那个二维码跳转的页面,域名是乱码拼接的,根本不是腾讯旗下的。
最终我们协助她报警,警方顺藤摸瓜打掉了一个跨省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超百万。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越是看起来“真实”的威胁,越要多问一句“这合理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也就是说,那些伪造平台信息、冒充金融机构实施诈骗的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一旦查实,量刑很重,你保留证据,就是在帮警方抓人。
最后我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现在诈骗手段越来越“专业化”,它们利用的是你对信用的重视、对法律后果的敬畏,但正因如此,你更要学会用理性对抗焦虑。
记住这几点: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一时慌乱就对你温柔,但你可以选择,在关键时刻,冷静下来,多想一步。
你的信用很贵,你的钱更不该白白送人。
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辛苦积累的信任与安全感。
——一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律师
短信贷款逾期诈骗怎么办?收到催收短信别慌,教你三步识破骗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司法机关!”? 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手心开始冒汗?...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