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扰民怎么办?该找谁投诉?报警有用吗?一文说清维权全攻略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夜晚——本该安静入睡的时刻,楼上却传来咚咚咚的砸墙声,隔壁情侣半夜吵架摔东西,楼下商铺音响震天响,或者深夜邻居聚众打麻将、喝酒喧哗……这些看似“小事”的噪音,其实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
窗外蛙声一片倒也罢了,偏偏隔壁装修电钻“嗡嗡”响到凌晨一点?
或者楼上邻居天天拖椅子、摔门、孩子蹦跳,地板震得像地震?
再不然就是楼下广场舞音乐从早响到晚,喇叭音量恨不得掀翻楼顶……
这些不是“生活小烦恼”,而是实打实的噪音扰民,已经侵犯了你的合法居住权益,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忍一忍算了”,但长期被噪音折磨,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更关键的是——你有权说“不”!
我就以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身份,手把手教你:遇到噪音扰民,到底该怎么合法、有效、有理有据地举报维权?
别急着投诉,先搞清楚什么叫“法律意义上的噪音”。
根据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所谓“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而是否构成“扰民”,主要看两个标准:
举个例子:
你邻居半夜12点还在砸墙装修,哪怕他家房子是自己的,这种行为也明显违法;
但如果白天正常说话、走路声,虽然烦人,但未必能认定为“违法噪音”。
所以第一步,先冷静观察——是不是持续性、高强度、违反作息规律的噪音?
很多人一上来就报警或投诉,结果反而激化矛盾,建议先友好沟通一次。
比如敲门说:“您好,最近晚上有点吵,孩子睡不好,能不能注意下时间?”
语气平和,态度坚定,大多数人都会收敛。
但如果对方态度恶劣、拒不改正,那就进入下一步——取证!
怎么取证?
没有证据的投诉,往往石沉大海。
如果你住的是小区,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他们有责任维护公共秩序。
把录音、时间表交给他们,请他们上门劝阻或发通知。
很多物业公司会安排保安巡查,甚至限制夜间施工。
如果物业不管?直接找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要求组织调解。
这一步属于“柔性处理”,既能避免正面冲突,也为后续执法留下记录。
如果沟通无效、物业推诿,那就该动真格了。
根据不同噪音类型,找对应的部门:
噪音类型 | 举报方式 |
---|---|
装修噪音(夜间施工) | 拨打110,属公安机关管辖 |
广场舞、高音喇叭 | 拨打110或12345市民热线 |
工业/工地噪音 | 拨打12369环保举报热线 |
家庭生活噪音(如狗叫、摔门) | 先找派出所,再视情况联动环保 |
⚠️ 特别提醒:
很多人打了110,警察来了说“这是民事纠纷,我们管不了”,这是误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警方完全有权警告或罚款。
所以你一定要强调:“我已经多次沟通无果,现在噪音正在发生,请求依法处理。”
对于长期、严重的噪音问题(比如附近工厂日夜轰鸣),可以向当地生态环境局提交书面投诉。
方式包括:
环保部门接到举报后,应依法进行监测,一旦超标,可责令整改、罚款,甚至停产整治。
我曾代理过一个真实案例。
当事人李女士住在某老旧小区五楼,楼上一家有两个小学生,每天从早到晚在屋里奔跑、跳绳、拍球,地板咚咚响,她和年迈的母亲长期失眠,血压飙升。
她先找物业,对方说“孩子嘛,难免的”;
找居委会调解,楼上家长一句“你神经衰弱别赖我家”怼回来;
报警几次,民警来了人就停,走了又开始。
后来她听从建议,连续三个月每天用手机录音,标注时间,并请第三方机构做了两次室内噪音检测,结果显示夜间峰值达62分贝,严重超标。
她将邻居告上法院,提供了完整的证据链,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相邻权侵害”,判令对方采取隔音措施,并赔偿精神损失费8000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沉默是纵容,维权靠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而是你安居乐业的法律盾牌。
很多人觉得“为点声音闹上法院太较真”,但我想说:
安静,是一种基本人权。
你花钱买房,不是为了买个“震动模式”的卧室。
面对噪音扰民,不要羞于开口,更不必委屈求全。
从沟通到投诉,从取证到起诉,每一步都可以理性、合法、体面地进行。
👉 能沟通则沟通,留证据是关键;
👉 物业、居委会、110、环保局,各司其职别乱投;
👉 长期受害别硬扛,法律永远站在守序者这一边。
下次再听见那熟悉的“咚咚咚”,别叹气,拿起手机——
录下来,报上去,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也还你一夜好眠。
毕竟,真正的文明,不只是高楼林立,更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屋檐下,听见宁静。
噪音扰民怎么举报?忍不了了该找谁?这份维权指南请收好!,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窗外蛙声一片倒也罢了,偏偏隔壁装修电钻“嗡嗡”响到凌晨一点? 或者楼上邻居天天拖椅子、摔门、孩子蹦跳,地...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