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风险?一文说清你的权利与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依法追偿。”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可我明明记得上个月还了啊?还是...
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张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抵押贷款已经逾期,可能要被起诉、房子要被执行……可我明明每个月都按时还啊!这到底是不是诈骗?”
说实话,这类问题现在太常见了,随着金融产品普及,尤其是房产抵押贷款、经营贷、消费贷的广泛应用,各种“逾期提醒”短信满天飞,有些是银行系统自动发送的真实提醒,有些则是第三方催收机构的施压手段,甚至还有冒充金融机构的诈骗信息,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收到“抵押贷款逾期”短信,到底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防?
第一步:看发件人号码
正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发送的短信,通常来自官方短信号码(比如955XX、106开头的统一平台号),如果你收到的是普通手机号、虚拟号段(如170、171开头),那大概率是催收公司或骗子。
第二步:是否具体
真正的逾期通知会包含你的姓名、贷款合同编号、逾期金额、最后还款日等关键信息,如果短信只写“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连金额都没有,基本可以判定为模板式恐吓。
第三步:反向验证渠道
不要直接点击短信里的链接!也不要拨打短信里提供的“客服电话”,正确的做法是:打开你办理贷款的银行APP、网银,或者拨打银行官方客服(从官网查号码),主动查询还款状态。
第四步:留意语言风格
法律文书和银行通知讲究严谨规范,如果短信里出现“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列入失信名单坐牢”这种威胁性言辞,多半是非法催收在打擦边球,甚至涉嫌违法。
如果你确认自己确实有逾期,哪怕只晚了一两天,也别抱侥幸心理,抵押贷款不同于信用卡,背后绑着的是房产,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后果非常严重。
✅立即补救三件事:
⚠️ 特别提醒:很多银行对首次轻微逾期(比如30天内)有“宽容期”政策,只要你态度积极、及时补救,通常不会立刻启动诉讼或执行程序,但如果你选择“装死”,那就真的危险了。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因为生意周转紧张,一笔80万的房产抵押贷迟还了12天,她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结果接连收到三条“法院传票即将送达”“房屋将被公开拍卖”的短信,吓得整夜睡不着。
她找到我们律所咨询后,我们第一时间帮她做了几件事:
最关键的是——我们发现其中两条短信来自非授权第三方催收公司,且含有虚假诉讼威胁内容,我们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催收行为,最终对方被责令整改并赔偿精神损失。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逾期,逃避没用,但盲目恐慌更糟,专业应对,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410条规定:抵押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依法对抵押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但必须通过协议或诉讼程序实现,不得擅自处置。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催收机构不得泄露借款人信息或进行骚扰式催收。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明确禁止:恐吓、侮辱、频繁骚扰、冒充公检法等不当催收行为。
也就是说,哪怕你真逾期了,对方也不能随便发威胁短信,更不能未经法院判决就“拍卖房子”。
朋友们,抵押贷款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帮你渡过难关,但也可能因一次疏忽让你失去家园,收到“逾期”短信时,请记住这五句话: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而法律的意义,是让信用有底线,也让危机有出口。
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懂法,就是你最硬的底气。
——张律 · 写于一个雨夜
收到抵押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风险?一文说清应对策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张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抵押贷款已经逾期,可能要被起诉、房子要被执行……可我明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