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懂这三件事再行动!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快被“雅拓邦”发来的催收短信刷屏了——“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系统即将上报央行,后果自负!”一条接一条,语气严厉得让人心里发毛,有人甚至半夜收到消息,吓...
某天手机突然“叮咚”一声,打开一看,是银行发来的催收短信——“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紧接着又是第三方机构的提醒:“我司已受托处理您的债务,请尽快联系……”短短几分钟,好几条类似信息接踵而至,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现在该怎么办?会不会上黑名单?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收走?以后还能贷款吗?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接地气的方式,跟你聊聊——当贷款逾期后收到催收短信,真正该关注的是哪几个关键点,又该如何理性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起诉”“上报征信”这些字眼就慌了神,立刻打电话过去求饶,甚至东拼西凑也要马上还上,但我想告诉你:冷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首先你要判断这条短信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来自正规渠道?
真正的合法催收,不会半夜打电话,不会群发侮辱性文字,更不会拿你家人朋友做要挟。
贷款逾期不是“一逾期就起诉”,中间其实有一套标准流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阶段:
初期催收(逾期1-30天)
银行或平台会通过系统自动发送短信、语音电话提醒你还款,这时候主要是提醒性质,还不至于影响太大。
中期催收(30-90天)
进入人工催收阶段,可能会有外包公司介入,此时你的征信记录已经开始受影响,部分平台也会开始上报央行征信系统。
后期处置(90天以上)
这个阶段才可能涉及法律程序——比如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函、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
如果你只是逾期几天,收到几条短信,完全不必过度焦虑。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从第30天开始的“实质性影响期”。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害怕面对,选择拉黑电话、换手机号、玩失踪,结果呢?利息越滚越多,征信彻底拉黑,最后连坐高铁都受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争取协商方案。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您好,我是XX账户的借款人,最近因家庭突发变故导致暂时无力全额还款,我希望申请分期还款/延期还款/减免部分罚息,能否安排专员对接?”
只要你态度诚恳、有还款意愿,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愿意谈,特别是依据《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对确有困难的客户,银行是可以提供个性化分期方案的(最长可达5年60期)。
我的当事人小李,去年因为创业失败,名下两笔消费贷累计逾期4个月,总金额约18万,起初他也吓得不敢接电话,后来收到一条写着“已移交司法机关”的短信,直接崩溃,差点去借网贷填坑。
幸好他及时找到我们,我们帮他做了三件事:
银行同意暂停计息,并签订个性化还款协议,小李不仅避免了诉讼,还保住了工作和信用底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沉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投诉处理工作机制,不得对投诉人进行打击报复。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中国互金协会发布)
明确禁止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虚假陈述等行为。
朋友们,贷款本身没有错,它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工具,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最忌讳的就是逃避、恐慌、病急乱投医。
面对逾期短信,请你牢牢记住这三点:
✅ 第一,保持冷静,辨别真伪,拒绝非法催收;
✅ 第二,认清阶段,抓住黄金协商期;
✅ 第三,主动沟通,展现诚意,争取合理解决方案。
这个世界从不惩罚一时的困境,只惩罚拒绝自救的人,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法律和规则,永远站在理性与善意这一边。
我是张律,一个不说套话、只讲干货的执业律师,愿你在风雨中不失方向,在低谷时仍有光亮。
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懂这三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手机突然“叮咚”一声,打开一看,是银行发来的催收短信——“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紧接着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