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愿不交社保,企业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各位企业主和HR朋友们,不知道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新入职的员工主动提出不想缴纳社保,希望公司把社保折现直接发到工资里,很多企业觉得这样既省事又省钱,员工也乐意,似乎是个“双赢”的选择,但从法律角度...
嘿,大伙儿好啊!
说起拖欠工资这事儿,真是能把人肺气炸,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结果碰上无良老板,左拖右拖就是不给,没办法,咱们只能拿起法律武器,仲裁、诉讼,一步步走来,好不容易拿到了胜诉判决书,心想总算能松口气了,拿着判决书去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那么问题来了,到了强制执行阶段,是不是就意味着工资一定能妥妥拿到手,咱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呢?
作为过来人,我得跟大家掏心窝子说几句:强制执行,确实是咱们讨薪路上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国家强制力给咱们撑腰。但它不是万能钥匙,也不代表进了保险箱,马上就能拿到钱。
咱们得明白,“强制执行”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就是法院根据咱们的申请,动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去“找”、“查”、“冻”、“划”、“拍”那些欠薪老板(或者公司)的财产,用来还咱们的工资,法院会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去查对方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等,如果查到有钱,那就直接划扣给咱们;如果查到有房子车子,可能会进行拍卖,拍卖款用来还债。
听起来挺给力是吧?但为啥还说不一定能高枕无忧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执行难”,如果老板或者公司账上有钱,或者有容易变现的财产,那执行起来就快,咱们拿钱也利索,怕就怕,对方早就把财产转移了,或者公司本身就是个“空壳子”,账户里一毛钱没有,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这种情况下,执行法官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到了强制执行阶段,咱们劳动者是不是就只能干等着法院消息了?当然不是!
这时候,咱们自己也得积极行动起来!
积极提供财产线索是王道!法院的查控系统虽然强大,但也不是万能的,咱们作为最了解对方(尤其是小公司或个体老板)的人,要回忆一下,老板有没有其他隐藏的银行账户?有没有偷偷买了房买了车登记在别人名下?公司有没有什么应收账款还没收回?或者有没有什么机器设备、存货之类的。只要你有线索,哪怕只是一点点蛛丝马迹,都要及时、准确地提供给执行法官。你的线索,可能就是案件的突破口!你越主动,拿回钱的可能性就越大!
多跟执行法官沟通,了解案件进展。别不好意思打电话,法院案子多,法官也忙,咱们主动问问,了解下目前查到了什么财产,有没有什么困难,咱们也好心里有数,或者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主要还是提供线索)。
留意“老赖”的动态。如果发现老板或者公司有什么新的财产动向,或者老板突然又开始高调消费了,赶紧告诉法院。如果发现对方明明有能力履行,却故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那可是涉嫌拒执罪的!这时候,咱们可以要求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名单),限制他高消费,让他寸步难行。
理解“终本”,但不放弃希望。法院查了一圈,确实没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可能会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终本”,这并不代表案子黄了,钱要不回来了。“终本”之后,只要咱们发现了对方新的财产线索,随时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这个权利,一定要记住!
啊,强制执行阶段,是咱们讨薪战役的攻坚期,法院是主力,但咱们自己也得是积极的助攻。别以为拿到判决书、申请了执行就万事大吉,主动出击,提供线索,保持沟通,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咱们的血汗钱能顺利回到自己口袋里。
针对拖欠工资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的朋友们,我给几点具体的小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咱们讨薪,心里得有杆秤,知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以下是一些与强制执行阶段相关的核心法律条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好了,今天关于“拖欠工资强制执行阶段”的话题就跟大家聊到这儿。
强制执行是咱们讨回公道的有力保障,但不是一劳永逸的“终点站”。它更像是一场需要咱们积极参与、持续关注的“持久战”。核心就是:不放弃,多用心,积极向法院提供线索,配合法院工作。
咱们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挣来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即使到了强制执行阶段,也请大家保持耐心和信心,用对方法,坚持下去,属于咱们的血汗钱,终归会回来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大家随时留言或者咨询专业律师,咱们下期再见!
嘿,大伙儿好啊! 说起拖欠工资这事儿,真是能把人肺气炸,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结果碰上...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