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别慌,搞清楚你是真逾期,还是被误伤

金融债务3秒前1

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在某个深夜,突然手机一震,跳出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猛地漏了一拍?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号——我到底欠没欠?这钱该不该还?他们能不能真的告我?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就乱了阵脚,甚至被诱导还款根本不存在的“债务”,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当你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的短信时,到底是真逾期,还是催收套路?你有哪些权利?又该如何冷静应对?

第一步,永远是核实信息真实性

一、先别慌,搞清楚你是真逾期,还是被误伤

很多人以为“短信都发到我手机上了,还能有假?”错!现在不少非法催收机构、甚至是信息泄露后的“代理维权”黑产,会利用你曾经注册过的网贷平台信息,伪造催收短信进行恐吓,这类短信通常有几个特征:

  • 发送号码是虚拟号段(如170、171开头);
  • 没有明确的贷款机构全称;
  • 不提供合同编号、还款明细;
  • 用词极端,立即报警”“上门抓人”等明显违法表述。

正规金融机构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催收时必须遵守《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等规定,不得骚扰、威胁、侮辱借款人。

第一反应不是还钱,而是查证

你可以:

  1. 登录你常用的借贷平台APP,查看还款记录;
  2. 打官方客服电话(不是短信里的链接!),核实是否有这笔贷款;
  3. 查征信报告(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免费查),看是否有相关逾期记录。

如果查了一圈,发现根本没有这笔贷款——恭喜你,可能是被“冒名贷款”或遭遇诈骗,这时候,不是你还钱的问题,而是你要报警+维权


如果你确实借过,但“我以为还了”或“记错了时间”?

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多笔贷款、多个平台的情况下,很容易记混还款日,这时候,关键不是自责,而是分清责任边界

法律上,借款合同一旦成立,你就负有按时还款的义务,哪怕你“忘了”,也不构成免责理由,但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合同必须合法有效,利率不能超标,催收不能违法

举个例子:你两年前借了某平台8000元,年化利率高达36%,分12期还,结果两年后对方发短信说你“严重逾期”,要起诉你。
问题来了——这个利率合法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约14.8%),超过部分,法院不支持。

哪怕你真逾期了,也不是所有“债务”都得认。高利贷、砍头息、服务费打包成本金……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条款


以案说法:一条短信差点让她背上“老赖”骂名

我去年接了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45岁,小学老师,某天收到一条短信:“您在‘速贷宝’平台贷款2.3万,已逾期187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公安并冻结银行卡。”

她懵了——自己从没申请过这个平台的贷款,但她老公三年前用她的身份证注册过几个网贷,后来离婚了,也没清理账户,更糟的是,她发现征信上真有一笔2.3万元的贷款记录,状态为“呆账”。

我们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1. 向“速贷宝”发律师函,要求提供借款合同原件及放款凭证;
  2. 向央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
  3. 报警处理“冒名贷款”嫌疑。

结果呢?平台迟迟无法提供完整合同,放款账户也不是李女士本人实名,该笔贷款被移出征信系统,平台也被地方金融监管局约谈整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征信上有记录,也不代表你一定得认债,证据链断裂,债权就不成立。


法条链接:你必须知道的几条“护身法律”

  1.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但前提是:借款关系真实、合法、有效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除外。

  3.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明确禁止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虚假陈述等行为,若遭遇此类催收,可向银保监会或地方金融办投诉。

  4.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报告有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征信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并回复。


冷静是最大的武器

收到“严重逾期”短信,别怕,也别冲动。

你要做的不是立刻转账,而是启动三步防御机制

第一步:核实——查平台、查征信、打官方电话;
第二步:质疑——利率是否超标?合同是否本人签署?催收是否违法?
第三步:反击——该投诉投诉,该异议异议,必要时请律师介入。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绝不会让无辜者背锅,你不怕逾期,怕的是稀里糊涂地认下不属于自己的债务

这个时代,信息比金钱更值钱,守住你的身份信息,理清你的债务关系,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

下次再收到那种吓人的短信,不妨冷笑一声:
“想让我还钱?拿出证据来。”

——这才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底气。

一、先别慌,搞清楚你是真逾期,还是被误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后前夫火速再婚,我该如何保护自己?
« 上一篇4分钟前
×
13
2025 10

一、先别慌,搞清楚你是真逾期,还是被误伤

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在某个深夜,突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