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教你三步自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可我记得我按时还了啊?还...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贷款利息逾期了,要上报征信、冻结账户,还让我马上转账,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语气里全是焦虑和不安。
说实话,这类短信现在满天飞,真假难辨,有人一看就吓得立刻还款,结果发现对方根本不是正规机构;也有人不当回事,以为是诈骗短信,结果真被记了不良征信——两头吃亏。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这条“贷款利息逾期”短信,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该不该信?又该怎么应对?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就心跳加速,生怕影响征信、被起诉、上黑名单,但你要记住一句话:凡是只发短信、不打电话、不留工号、不提合同编号的,大概率有问题。
真正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你出现逾期前,会有完整的提醒流程:
而那些突然冒出来的“【XX贷】您已逾期,请立即还款至XXX账户,否则将上报央行征信”,90%以上是第三方催收公司发的模板短信,甚至可能是假冒平台的诈骗信息。
所以第一步:查合同、看平台、核号码。
打开你当初签贷款合同时留的联系方式,对比短信发送号码是不是官方客服号,如果不是,直接标记为骚扰信息。
有时候不是你不还,而是系统延迟、自动扣款失败、银行卡余额不足,导致“技术性逾期”。
举个真实案例:我有个客户小李,每月15号自动扣款还网贷,有个月他卡里钱够,但那天银行系统升级,扣款失败,第二天他就收到了“严重逾期,即将起诉”的短信。
他吓坏了,差点就私下转钱给那个短信里的“客服”,还好他冷静下来,登录原借款App一看——平台根本没有标记逾期,只是提醒“本期还款未完成”。
后来联系客服才知道,系统延迟扣款,补扣成功后就不会算逾期。
所以这里划重点:不要以短信内容为准,一定要登录原始借款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核实!
哪怕你真晚了一两天,只要没超过宽限期(很多平台有1~3天宽容期),一般不会上征信。
如果你确认自己确实没还上,别逃避,更别玩失踪,正确的做法是三个字:快、诚、稳。
特别提醒:任何要求你转账到个人账户、扫码支付、点击链接还款的,一律拒绝!正规机构只会让你通过官方渠道还款。
去年,杭州的王女士收到一条“某金融平台”发来的逾期短信,称她欠款8600元,已移交法务部门处理,她一时心慌,按短信提示加了“客服”微信,对方让她先转2000元“保证金”才能协商。
王女士转了钱后,“客服”立马失联,她这才报警,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在这个平台借过款,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个仿冒贷款App的诈骗团伙,专门群发逾期短信,诱导受害人转账。
更讽刺的是,王女士因为担心影响信用,连续几个月不敢申请房贷,白白错过了购房优惠。
这个案子最后虽然破了,但她的心理阴影很久才消除。
结论很清晰:虚假催收短信不仅骗钱,还会制造精神压迫,让你陷入自我怀疑。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
换句话说:没有法院判决,没人能随便冻结你账户;没走正式程序,也没人能直接把你送进“黑名单”。
面对“贷款利息逾期”短信,最怕的不是逾期本身,而是情绪失控带来的误判。
记住这三句话:
遇到问题,别急着转账,先打官方电话、查还款记录、保留证据,实在拿不准,找个专业律师问问,花几百块咨询费,远比被骗几千甚至毁掉信用划算得多。
这个时代,信息爆炸,风险丛生,但只要你保持清醒、掌握常识、懂得求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法律从不保护慌张的人,但它永远站在理性者这一边。
—— 一位陪你应对风雨的执业律师
收到贷款利息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教你三步自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贷款利息逾期了,要上报征信、冻结账户,还让我马上转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