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教你三步识破陷阱
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突然收到一条‘水滴融’发来的短信,说我贷款逾期了,还让我赶紧还款,不然要上报征信、走法律程序……可我根本没在那借过钱啊!这到底是不是诈骗?” 说实话,这类问题现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一震,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问号:我借过吗?我还了啊?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类短信,八成是催收手段,两成可能是真问题,但不管真假,你都需要冷静、理性、有策略地应对,我就用大白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个让人焦虑的“贷款逾期”困局。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征信”“起诉”这些字眼就慌了神,立马打电话过去解释,甚至稀里糊涂就把钱转了,这是最危险的做法。
正确的第一步是:验证信息真实性。
你可以这样做:
记住一句话:真正的银行或平台,不会用威胁性语言逼你还款,更不会让你扫码转账到个人账户。
我们确实办过贷款,但以为还清了,或者记错了还款日,这时候要做的不是道歉,而是查证事实。
建议你:
特别提醒:有些网贷平台会在你还款日前几天就开始发“即将逾期”提醒,语气夸张,目的就是制造焦虑,逼你提前还款,这属于典型的心理施压催收术,不必过度紧张。
如果你确认确实有笔贷款没还上,先别自责,也别被催收吓破胆,法律给了你足够的保护空间。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行为是有边界的:
合法的催收,只能通过合理方式提醒你还款,一旦越界,你就有了反制的权利。
这时候你应该: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突然收到十几条“贷款逾期”短信,说他在某网贷平台借了2万元,已逾期90天,即将被起诉。
小李吓得不行,差点去借高利贷还钱,后来他找到我,我们一起去查了他的征信报告和银行流水,结果发现:他根本没申请过这笔贷款。
我们顺藤摸瓜,发现是有人用他的身份证信息做了“冒名贷款”,我们向警方报案,并向该平台发律师函,要求停止催收、删除不良记录,平台迫于压力,承认审核不严,不仅撤销了债务,还赔偿了精神损失。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逾期”短信,信任直觉不如相信证据。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三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
→ 说明:只有合法债权人才能主张权利,且必须依约行事。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冒名贷款、暴力催收获取通讯录,均属违法。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催收行为。
→ 这是你对抗暴力催收的“尚方宝剑”。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不要第一反应是恐慌,而应该是警觉,这个世界,有真债务,也有假催收;有合法维权,也有灰色套路。
我的建议很简单:
法律永远站在讲理的一方,你不需要当老赖,但也绝不能做被欺负的冤种,保持清醒,守住底线,才是应对“逾期危机”的最高智慧。
下次再收到那种吓人的短信,不妨冷笑一声:
“哥们儿,换个剧本吧,这招对我没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一震,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