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教你三步稳住局面、守住征信!
最近接到不少朋友私信:“律师,我信用卡还好,可信用贷款不小心逾期了几天,手机就开始狂收催收短信,说什么‘已上报央行’‘影响子女上学’,吓得我整晚睡不着,这到底该怎么办?” 说实话,这类情况太常见...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带着抖:“律师哥,我信用卡逾期两个月没还上,现在手机快炸了,一天几十条短信,说什么‘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把你身份证挂网上曝光’……我现在都不敢睡觉,你说这算不算违法?”
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一紧,这不是个例,而是眼下越来越多人正在遭遇的“软暴力催收”困局,今天咱不讲法条堆砌,也不整那些冷冰冰的术语,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你到底怕不怕?对方到底能不能这么干?我们又该怎么应对?
先说结论:欠债确实要还,但绝不等于你可以被恐吓、辱骂、骚扰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很多人以为,“我欠了钱,活该被骂”,这是误区,法律从来没有赋予任何机构或个人“以暴力或精神压迫方式催收”的权利,哪怕你是逾期了,哪怕你一分钱没还,你的基本人格尊严和生活安宁权依然受法律保护。
那常见的威胁短信都长啥样?
“三天内不还款,警察直接上门抓你!”
“把你全家住址、工作单位全发到抖音曝光!”
“已经立案,马上申请强制执行,冻结你所有银行卡!”
听着吓人吧?但仔细一品,全是虚张声势。
第一,警察不会因为民事债务出警抓人,除非涉及诈骗或恶意透支且银行正式报案;
第二,曝光个人信息属于严重侵犯隐私行为,轻则侵权赔偿,重则触犯刑法;
第三,冻结账户必须经法院判决并执行,哪有催收随口一说就能封卡的道理?
所以你看,这些短信本质上就是心理战——用恐惧逼你还钱,可越是这时候,越要冷静。
第一招:保留证据,一个别删。
所有威胁短信、骚扰电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全部存好,别嫌烦,这是将来维权的“子弹”,建议截图+录屏双备份,上传云端更稳妥。
第二招:正式书面告知“停止非法催收”。
你可以给贷款平台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公司发一份《停止不当催收行为告知函》(需要模板我可以帮你拟),明确要求他们通过合法合规渠道联系你,并警告若继续骚扰将依法追责,这一步不是示弱,是亮剑。
第三招:主动协商,展现还款意愿。
很多催收变本加厉,是因为觉得你“摆烂不还”,其实只要你愿意谈,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愿意给你分期、展期甚至减免部分利息的机会,打客服电话,说明困难,提出合理方案,分12期还清”,往往比硬扛更有效。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失业导致网贷逾期8个月,累计被某外包催收公司发送超200条恐吓短信,内容包括“明天带人去你老家砸门”“孩子学校我们会去拜访”等,最严重的一次,对方冒充公检法人员打电话,说他涉嫌洗钱要被抓。
小李精神几近崩溃,一度想轻生,后来找到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并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最终法院认定催收公司构成侵犯隐私权与名誉权,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1.5万元,同时平台也被监管部门约谈整改。
这个案子的意义在于:法律不仅保护守约者,也保护那些暂时跌倒但仍愿承担责任的人。
朋友们,经济压力谁都有,一时周转不开不可耻,真正的错误不是“还不起钱”,而是“在恐惧中沉默”。
你要明白:
✅ 欠款要还,这是责任;
❌ 被辱骂威胁,这不是代价。
面对非法催收,不要羞于求助,也不要独自承受,保存证据、表明立场、寻求专业帮助,每一步都在重建你对生活的掌控感。
法律从不鼓励赖账,但也绝不会纵容暴力。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你正处在这样的困境中,不妨先做一件事:打开手机相册,新建一个叫“催收证据”的文件夹——那是你反击的第一步,也是重拾尊严的开始。
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还遭威胁?别慌,教你三招稳住阵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带着抖:“律师哥,我信用卡逾期两个月没还上,现在手机快炸了,一天几十条短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