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二级对方不谅解,法院会怎么判?坐牢还是赔钱了事?
轻伤二级不谅解,判刑标准解析 打架斗殴、邻里纠纷,一旦造成对方轻伤二级,这事儿就升级成刑事案件了,很多当事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果对方死活不谅解,法院会怎么判?会不会坐牢?” 轻伤二级已经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常见的事儿:万一不小心跟人起了冲突,动手了,把人打成了“轻伤二级”,后来也积极赔偿,取得了对方的谅解书,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怎么判呢?能不能争取到缓刑,不用去坐牢呢?这估计是很多当事人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了。
咱们得明白,“轻伤二级”是个什么概念,在法律上,这是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其他一些可能导致伤害的罪名)的一个重要门槛,一旦达到轻伤二级,就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不是简单赔钱就能了事的,警察叔叔可能就要找上门,案子可能会走到法院。
“谅解书”又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被害人一方出具的,表示原谅了被告人的行为,希望法院能对被告人从轻处理的一份书面文件,这份东西,在刑事案件里,尤其是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中,分量可不轻!它体现了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对被害人损失的弥补,以及双方矛盾的化解程度。
那有了轻伤二级的鉴定,又拿到了谅解书,法院会怎么考虑呢?
这可不是一个固定的公式,法官会综合很多因素来判断,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结合起来看,可能性就比较多了:
重点来了:轻伤二级 + 谅解书,能缓刑吗?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种情况,争取缓刑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呢?因为:
这也不是绝对的,法官还会看你是不是累犯(之前犯过罪,刑罚执行完毕没几年又犯了),是不是有其他恶劣情节(比如持械伤人、针对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认罪悔罪态度好不好(不光是赔钱,口头上也要认错),等等,如果是累犯,那缓刑基本就没戏了,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一旦造成了他人轻伤二级,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怎么逃避,而是要:
做到了这些,尤其是拿到了谅解书,那么法院在判刑时,判缓刑的机会是相当大的,甚至有可能争取到不起诉。
给大家说个我办过的真实小案子吧,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名字和细节我会处理一下。
小王和小李是邻居,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吵着吵着就动了手,小王年轻气盛,一拳打在了小李脸上,导致小李鼻骨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小李报了警,小王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后来案子移送到了检察院。
小王家人找到我之后,我第一时间就建议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取得小李的谅解,后来,在我的协调下,小王的父母带着小王,多次去小李家道歉,态度非常诚恳,并且赔偿了小李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总共赔了5万块钱,小李看小王一家确实有诚意,自己也只是皮外伤,气消了,就出具了一份谅解书,明确表示原谅小王,希望司法机关从轻处理,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案子到了法院,我在法庭上重点强调了小王系初犯、偶犯,案发后有自首情节(如果有的话,这个也是重要情节),积极赔偿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社会危害性较小,法院采纳了我的辩护意见,考虑到小王的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罪表现,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因此判决:被告人小王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这个结果,小王和他的家人都非常满意,缓刑期间,小王只要遵守规定,好好生活,一年之后,这个“有期徒刑六个月”就不用实际执行了。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心里更有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谅解书就属于这里的“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和解协议的效力】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轻伤二级”是刑事犯罪的门槛,但“谅解书”是非常重要的“减刑券”和“缓刑通行证”。
核心思想就是:轻伤二级有谅解书,大概率会从轻判,缓刑的可能性非常高!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真诚悔罪、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的基础上,每个案子都有其特殊性,比如犯罪动机、手段、是否有前科、是否累犯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判决。
如果不幸遇到这类事情,务必第一时间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律师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指导你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有利的结果,比如如何与被害人协商赔偿、如何撰写和取得有效的谅解书、在法庭上如何进行辩护等等,千万别自己瞎琢磨,耽误了最佳处理时机。
法律是严肃的,但也鼓励知错能改、弥补过错,积极面对,才是正道,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有其他法律问题,随时找我聊。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常见的事儿:万一不小心跟人起了冲突,动手了,把人打...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