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作假轻伤博同情?后果很严重,律师劝你别踩坑!

普法百科35秒前1

轻伤”不是你想“伤”,想“伤”就能“伤”**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轻伤”?在法律上,“轻伤”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擦破点皮、流点血”那么简单,它是有严格医学标准的,是指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比如说,骨折、耳膜穿孔(六周不能自行愈合)、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等等,这些才可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轻伤。

想作假轻伤博同情?后果很严重,律师劝你别踩坑!

为啥有人想“作假轻伤”呢?无非就是想在打架斗殴、交通事故或者其他纠纷中,占据所谓的“有利地位”,要么想让对方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比如达到轻伤可能涉及故意伤害罪的刑事立案标准),要么就想在民事赔偿上狮子大开口,多捞点钱。

我必须严肃地告诉大家:“作假轻伤”这条路,绝对是条死胡同,是个巨大的坑!

  1. 技术上很难过关:现在的司法鉴定非常严格,不是你自己说有伤就是有伤,也不是随便找个小诊所开个证明就行,必须由公安机关委托或者双方共同认可的、具有法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由专业的法医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来进行鉴定,法医都是火眼金睛,人家吃这碗饭的,什么是陈旧伤、什么是新伤、什么是自伤、什么是他伤,通过检查、阅片(X光、CT、MRI等),很多猫腻都能看出来,你想靠点小伎俩,比如故意把伤口弄大一点,或者拿以前的旧伤来充数,大概率是行不通的。

  2. 法律风险极大:这是最要命的一点!如果你为了达到“轻伤”的目的,采取了伪造证据、贿买鉴定人员、甚至自伤自残等手段,一旦被查实,后果不堪设想。

    • 伪证罪/妨害作证罪:在刑事诉讼中,如果你指使他人作伪证,或者自己作伪证,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零五条的伪证罪,或者第三百零七条的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这些可不是小事,轻则罚款、拘留,重则要判刑坐牢的!
    • 保险诈骗罪:如果是为了骗取保险金而作假轻伤,那更不得了,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
    • 治安管理处罚:即使没构成犯罪,这种行为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会面临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
    • “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可能只是个小纠纷,结果因为你想“走捷径”,反而把自己给“作”进去了,从有理变成没理,甚至承担刑事责任,这得多不值!
  3. 道德层面不光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诚信的,是对司法秩序的破坏,一旦败露,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会失去他人的信任,颜面扫地。


以案说法:一时糊涂,“假伤”变“真刑”

咱们来看个真实的例子(人物均为化名):

小张和小李因为琐事发生口角,进而推搡了几下,小张觉得自己吃了亏,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就想让小李“付出代价”,他听人说“轻伤就能让对方坐牢”,于是就动了歪心思,小张偷偷找到在医院工作的远房亲戚王某,塞了个红包,让王某帮忙开个“肋骨骨折”的诊断证明,王某一时糊涂答应了。

后来,小张拿着这份“假证明”去派出所报案,要求追究小李的刑事责任,警方介入后,按照程序要对小张的伤情进行司法鉴定,结果,在正规的司法鉴定中心,法医通过详细检查和CT影像分析,发现小张根本没有肋骨骨折的迹象,反而查出他的所谓“伤情”是伪造的。

真相大白后,小张的行为构成了妨害作证罪,王某构成了伪证罪,法院依法判处小张有期徒刑六个月,王某也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小李虽然在最初的推搡中可能也有责任,但因为小张的作假行为,整个事情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小张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个案例就充分说明,试图通过“作假轻伤”来达到目的,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法条链接:别侥幸,法律红线碰不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律师总结:遇事冷静,合法维权才是正道

朋友们,老王在这里再次强调:“作假轻伤”绝对是一条走不通的歪路,千万不能尝试!

遇到纠纷,情绪激动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保持冷静,选择合法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1. 及时报警:如果发生肢体冲突或者其他伤害事件,第一时间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固定证据。
  2. 依法鉴定:伤情鉴定是非常严肃的法律程序,必须由法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不要轻信任何“内部操作”、“花钱办事”的承诺,那些都是陷阱。
  3. 相信法律:法律会根据事实和证据来作出公正的裁决,如果你确实受了伤,你的合法权益会得到保护;如果你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别让一时的冲动和侥幸心理,毁掉自己的人生,遇到事儿,多咨询专业律师,走正道,才是最靠谱的选择!

想作假轻伤博同情?后果很严重,律师劝你别踩坑!,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什么情况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 上一篇34秒前
没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不会不正规
下一篇 »33秒前
×
09
2025 10

想作假轻伤博同情?后果很严重,律师劝你别踩坑!

“轻伤”不是你想“伤”,想“伤”就能“伤”**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轻伤”?在法律上,“轻伤”可不是咱们平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