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劳动合同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伪造劳动合同需承担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在民事责任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基于真实意思表示。伪造劳动合同属于以虚假意思实施的行为,该合同无效。若因伪造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害,受损方有权要求伪造方承担责任。比如,劳动者伪造劳动合同以骗取高额工资赔偿,用人单位发现后可要求劳动者返还不当得利,并赔偿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像招聘成本、业务延误损失等。

从行政责任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伪造劳动合同涉及伪造公司印章等情况,伪造者将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伪造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或个人进行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例如,用人单位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而伪造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改正,并对其处以罚款。

在刑事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多种与伪造相关的罪名。若伪造劳动合同过程中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可能构成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权利,并处罚金。若通过伪造劳动合同进行诈骗,数额较大的,将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八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分享举报
用人单位什么情况下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 上一篇2秒前
×
09
2025 10

伪造劳动合同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解析: 伪造劳动合同需承担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在民事责任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