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家人也跟着遭殃?揭秘骗局真相!

金融债务4秒前1

唉,说起网贷这事儿,真是一言难尽,有的人确实是应急周转,但一旦逾期,那“催收”的电话、短信就跟“夺命连环call”似的,让人喘不过气,更让人糟心的是,有些不法分子竟然把黑手伸向了逾期者的家人,上演了一出出“坑亲”的戏码。

我最近就碰到好几个这样的咨询,当事人小李(化名)网贷逾期了几天,自己正焦头烂额想办法呢,老家的父母那边先炸开了锅,说是接到了“公安局”的电话,说小李欠了巨款,涉嫌诈骗,再不还钱就要抓人,还要冻结家里的财产,两位老人一辈子没经历过这种事,吓得六神无主,对方又“好心”地提供了一个“安全账户”,让赶紧把钱打过去“销案”,老两口救子心切,东拼西凑把积攒多年的养老钱都打了过去,结果可想而知,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这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专门挑网贷逾期人员的家属下手,他们怎么知道家属信息的?很简单,很多时候是逾期者在借款时填写了紧急联系人,或者个人信息在某些环节被泄露了。骗子拿到这些信息后,就冒充各种身份,

  1. “霸气”催收员:上来就语气强硬,说你家人欠钱不还,再不处理就要上门、要影响孩子上学等等,吓唬得家属赶紧掏钱“摆平”。
  2. “专业”律师/法务:打着“走法律程序”的幌子,说要起诉、要寄律师函,让家属代为还款“减轻处罚”。
  3. 最狠的“公检法”:前面小李父母遇到的就是这种,利用普通人对“公检法”的敬畏心理,用伪造的“拘留证”、“通缉令”等吓唬人,要求“秘密转账配合调查”。

这些骗子真是太可恶了!他们精准地抓住了家人担心、焦虑、爱面子,以及对法律程序不了解的弱点,一步步设套,让本就因网贷逾期而陷入困境的家庭雪上加霜。很多时候,家人是出于对我们的爱和保护,才会在慌乱中被骗。

建议参考:

  1. 保持冷静,立即止损:一旦发现家人可能被骗,第一时间要让他们冷静下来,停止任何转账操作。
  2. 收集证据,报警求助:保留好所有通话记录、短信、转账凭证、骗子发来的“法律文书”等,立即拨打110报警,或者到就近派出所报案。
  3. 主动联系网贷平台,核实情况:如果是因为网贷逾期引发的,要主动联系正规的网贷平台客服,核实对方身份和催收方式,明确告知自己会通过合法途径处理债务
  4. 加强家人防骗意识教育是关键!平时多跟家人沟通,告诉他们遇到陌生来电涉及金钱往来、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一定要多方核实,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随便转账!可以教他们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者直接联系自己本人确认。
  5. 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如果逾期情况复杂,或者遭遇暴力催收、诈骗金额较大,及时咨询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和家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本身就够让人头疼的了,要是家人再因此被骗,那真是双重打击。无论何时,涉及金钱交易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他们对新型骗局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我们耐心提醒和保护。遇到自称“催收”、“公检法”的,别慌,先核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逾期了,主动和平台沟通,更要和家人坦诚沟通,提前打好“预防针”,别让骗子有机可乘。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才是最重要的!

网贷逾期,家人也跟着遭殃?揭秘骗局真相!,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欠钱20年后还要还吗
« 上一篇5秒前
企业合同违约无力偿还怎么办
下一篇 »2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