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事儿可真让人揪心!孩子是家里的宝,万一有点磕碰,家长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万一真遇到小孩横冲马路受了轻伤,家长该咋办?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小孩横冲马路受了轻伤,家长该咋办? 咱们当爸妈的,遇到这种事第一反应肯定是心疼和着急,但您先别急,稳住!孩子还看着咱们呢。 先别慌,看孩子伤得重不重: “轻伤”这个词,有时候咱们自己...
“哎呀,这可怎么好!”相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或者担心过这样的场景:自家孩子在学校或者小区里和其他孩子玩耍,你追我赶、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但万一没轻重,真把别的小朋友推倒了、碰伤了,对方家长找上门来,说孩子伤得不轻,甚至可能构成“轻伤”,这时候头都大了。
咱们得明白,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如果真的造成了“轻伤”,这性质就稍微复杂一点了,咱们平时说的“轻伤”,可不是简单的擦破皮那么简单,在法律上,“轻伤”是有严格界定的,一般是指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比如说,骨折、耳膜穿孔(外伤性鼓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愈合的构成轻伤二级)、单个牙齿脱落或者牙折(除智齿外)等,可能就达到了轻伤的标准,具体的伤情鉴定,是由公安机关委托的法医来做的,这个咱们心里要有个数。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作为家长,咱们第一时间该做什么呢?
第一步:赶紧看伤,积极救治!这是最重要的!不管责任在谁,孩子受伤了,先把伤治好,主动提出带受伤的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态度要诚恳,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也能为后续的协商处理打下好的基础,别让对方觉得你想推卸责任。
第二步:主动沟通,了解情况。等孩子伤情稳定一些,要主动和对方家长沟通,了解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是自家孩子单方面的责任,还是双方都有责任,或者是意外?同时也要向自家孩子了解情况,但注意别逼问,引导孩子客观描述。
第三步:明确责任,协商赔偿。孩子是未成年人,根据咱们国家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他的监护人(通常就是父母)承担侵权责任,该咱们承担的责任,跑不了,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如果因为受伤耽误了学习,请家教的费用,只要是合理的,也可以协商,关键在于“合理”二字,漫天要价肯定不行,但该赔的也不能含糊,能私下协商解决是最好的,大家都是为了孩子,互相理解,把赔偿金额和方式谈妥,最好能签个书面的和解协议,把事情了结。
第四步:如果协商不成,寻求帮助。如果双方对责任划分或者赔偿金额达不成一致,也别吵别闹,可以找学校老师、社区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帮忙调解,如果还是不行,对方可能会选择报警,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时候,咱们也要冷静面对,积极配合调查,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律师,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履行应尽的义务。
第五步:保留证据,防患未然。事情处理过程中,相关的医疗单据、交通费票据、沟通记录(比如微信聊天记录、录音等)、和解协议(如果签了的话)都要妥善保管,万一后续有纠纷,这些都是重要的证据。
还要提醒一句,如果孩子是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发生的打闹致伤,学校有没有责任呢?这就要看学校有没有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了,如果学校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相应的职责,比如老师已经进行了安全教育,事故发生后也及时采取了措施,那么学校可能就不需要承担责任或者只承担补充责任,这个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遇到这种事,家长们首先要冷静,别慌了手脚,态度要好,积极处理,以和为贵,毕竟,孩子们可能就是一时玩闹没分寸,没必要因为这个让两家大人反目成仇。
以案说法
小明(9岁)和小亮(10岁)是同班同学,也是好朋友,一天课间休息时,两人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小明跑得太快,不小心把小亮撞倒了,小亮摔倒时,门牙磕在了操场的台阶上,当场流了血,老师赶紧把小亮送到校医院,后又转到儿童医院,诊断为一颗门牙脱落(非智齿),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二级。
事情发生后,小明的父母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小亮,并主动支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随后,双方家长就后续赔偿问题进行了协商,小明父母态度诚恳,承认小明的过失,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小亮父母也通情达理,考虑到孩子们是无心之失,双方在学校老师的见证下达成协议:小明父母除已支付的医疗费外,再一次性赔偿小亮营养费、护理费及后续可能的牙齿修复费用预估等共计人民币15000元,双方签订了书面和解协议,互不追究对方其他责任,这件事就这样得到了妥善处理,两家关系也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因过失致人损害,其父母作为监护人承担了赔偿责任,他们积极救治、主动沟通、诚恳协商的态度是事情顺利解决的关键。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律师总结
各位家长,孩子之间发生意外导致轻伤,虽然棘手,但并非无法解决,核心要点在于:
最重要的是,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在玩耍时注意分寸,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万一不幸发生意外,沉着冷静,依法依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大家!
孩子打闹致人轻伤,家长该怎么办?责任谁担?如何处理?,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哎呀,这可怎么好!”相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或者担心过这样的场景:自家孩子在学校或者小区里和其他孩子玩耍,你追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