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轻伤,能赔多少钱?对方会坐牢吗?
生活中,谁都不想遇到冲突,可万一真遇上了,被人打伤了,还鉴定出个“轻伤”,这时候您心里肯定有一连串的问号:我这伤到底算严重不?对方得赔我多少钱?他会不会因为这个被抓起来判刑啊?别急,听我慢慢说。 咱...
大家好,我是王律师。
生活嘛,谁还没点脾气上来的时候?但有时候,一时的冲动真能惹出大麻烦,比如说,因为一点口角、一点小摩擦,没控制住火气,推搡了几下,或者动了手,结果对方一验伤,“轻伤”!
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就咯噔一下:“完了,这是不是要坐牢了?” “能不能私下解决,赔钱了事?” 这就是咱们今天要重点聊的:故意伤害致轻伤,到底能不能调解私了?如果能,又该怎么调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不吃亏?
大家得明白一个基本点: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在法律上已经达到了刑事立案的标准。《刑法》里的故意伤害罪,就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达到轻伤以上的程度,一旦鉴定为轻伤,理论上公安是可以立案侦查,检察院可以起诉,法院可以判刑的,这可不是简单的“赔钱了事”就能完全了断的。
是不是就一定得“吃官司”呢?也不完全是,这里就涉及到“调解”的可能性了。
能调解私了吗?—— “刑事”与“民事”要分开看
刑事案件本身:故意伤害罪是公诉案件,也就是说,国家(检察院)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来追究你的刑事责任,理论上,不是被害人说“我不告了”就能完全没事的,在案件的不同阶段,比如公安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甚至法院审判阶段,都存在“调解”或者说“刑事和解”的可能性。
民事赔偿部分:这部分是完全可以调解私了的,无论刑事案件最终如何处理,给对方造成的身体伤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等,侵权人都有义务赔偿,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至关重要!
咱们通常说的“调解私了”,更多的是指在民事赔偿方面达成协议,并争取被害人的谅解,从而对刑事案件的走向产生积极影响,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甚至是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怎么调才不吃亏?—— 关键步骤要记牢
如果事情已经发生,对方也鉴定为轻伤了,想通过调解解决,王律师给你几个关键建议:
冷静!冷静!再冷静!冲动是魔鬼,这时候再懊悔、再指责对方也没用,先冷静下来,评估事态的严重性。
第一时间道歉并表达赔偿意愿(但别瞎承诺金额):态度很重要!真诚的道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对方的情绪,可以先表达“非常抱歉,我愿意承担所有合理的赔偿责任”,但具体赔多少,别急着拍板。
搞清楚“家底”:也就是对方的伤情到底怎么样?医疗费花了多少?后续还有多少?有没有误工?误工多久?这些都要有个清晰的了解,最好能拿到相关的票据和证明,心里有底,谈判才有数。
主动,但别“贱卖”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沟通调解是好事,但这不代表对方可以狮子大开口,赔偿的数额应该基于实际损失,并考虑一定的抚慰金,可以和对方协商,也可以请中间人(比如派出所民警、居委会、双方都信任的人)帮忙协调。
核心是“谅解书”:这是调解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和对方就民事赔偿达成一致,一定要让对方出具一份书面的《谅解书》,这份谅解书要写清楚:双方自愿达成和解,侵权人已赔偿多少钱,被害人对侵权人的行为表示谅解,请求司法机关(公安、检察院、法院)对其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份谅解书在法律上是非常重要的从轻情节。
最好有“中人”或走官方调解:私下达成的协议,如果对方事后反悔,或者没有留下足够证据,可能会有隐患,如果能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并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者有双方都信任的、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在场见证并签字,会更稳妥。
赔偿款支付要留凭证:无论是现金还是转账,一定要让对方出具收条,写明“今收到XXX因故意伤害一案赔偿款人民币XXXX元”,转账的话,备注清楚用途,保留好转账记录。
调解的目的不仅仅是赔钱,更是为了争取对方的谅解,从而在刑事层面获得最有利的结果。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叫小张和小李吧。
小张和小李是邻居,因为停车问题吵了起来,越吵越凶,小张一时激动推了小李一把,小李没站稳摔倒了,胳膊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案例A(积极调解):小张意识到问题严重,第二天就主动去医院看望小李,诚恳道歉,并表示愿意承担所有医药费和赔偿,在派出所民警的主持下,双方坐下来谈,小李一开始很生气,要价很高,小张这边呢,一方面表达歉意,一方面也拿出了小李的医疗费用清单,有理有据地和对方协商,双方达成协议,小张一次性赔偿小李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共计5万元,小李出具了《谅解书》,后来,检察院考虑到小张系初犯、偶犯,认罪悔罪态度好,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社会危害性小,就对小张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小张虽然花了钱,但避免了牢狱之灾和留下案底。
案例B(消极应对):同样是小张和小李的事,小张觉得小李也有不对,自己是“失手”,不愿意赔偿,态度也很强硬,小李一气之下,坚决要求追究小张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起诉,法院审理后,认为小张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其未能赔偿被害人损失,也未取得谅解,最终判处小张有期徒刑8个月,小张不仅坐了牢,出来后还有犯罪记录,对工作生活都造成了长远影响,法院依然判决小张赔偿小李的经济损失。
这两个例子对比很明显,积极调解和消极应对,结果天差地别。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和解协议的适用范围】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和解协议的效力】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律师总结
所以说,一旦因为故意伤害行为造成了对方轻伤,首先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已经触碰了刑事法律的红线。
“能调解私了吗?”—— 民事赔偿部分完全可以,并且强烈建议积极调解,刑事部分,虽然不能完全“私了”销案,但积极的民事赔偿和被害人的谅解,是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甚至“不起诉”的关键筹码。
“怎么调才不吃亏?”—— 核心在于真诚道歉、积极赔偿、拿到谅解、留下凭证,具体操作上,要冷静评估,了解损失,主动沟通,合理协商,最好在第三方见证或官方主持下进行,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赔偿金额和谅解意愿。
钱没了可以再挣,但一旦背上刑事污点,影响的可能是一辈子,遇到这种事,多一份理智,少一份冲动;多一份积极,少一份侥幸,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让律师帮你分析情况,指导调解,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把损失降到最低。 对大家有帮助,生活不易,和气生财,遇事多商量,千万别冲动!咱们下次再见。
故意伤害致轻伤,能调解私了吗?怎么调才不吃亏?,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家好,我是王律师。 生活嘛,谁还没点脾气上来的时候?但有时候,一时的冲动真能惹出大麻烦,比如说,因为一点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