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呗发短信说贷款逾期了?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再行动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还呗’发来的短信,说我贷款逾期了,可我明明按时还了啊,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诈骗短信?”“会不会影响征信?”一连串问题砸过来,我能理解那种突然被通知“你欠钱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可我明明记得还了啊?还是说……我真的忘了哪笔账?
别急,先深呼吸,现在各种贷款平台满天飞,短信轰炸成了家常便饭,但不是每条“逾期提醒”都真实可信,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收到贷款短信说你逾期了,到底该怎么办?
得判断信息来源是否靠谱,现在很多不法分子会伪造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的口吻,发来“催收短信”,目的要么是恐吓你转账,要么是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
怎么识别真假?记住这几个关键点:
举个例子:小李某天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在某某金融借款5万元已逾期90天”,还附了个链接,他没多想就点了,结果手机被植入木马,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两万,这就是典型的“伪催收+钓鱼链接”套路。
假设你查了一下,确实在某个平台借过钱,但现在系统显示“逾期”,而你觉得自己已经还了——这时候别急着骂客服,先做三件事:
核对还款时间与到账时间
有时候你以为“当天还款”就没事了,但实际上资金划转需要时间,特别是跨行转账或节假日延迟,可能导致系统没及时更新,建议保留还款凭证(截图、银行流水),至少保存两年。
检查是否自动扣款失败
很多贷款是绑定银行卡自动扣款的,如果你换了卡、余额不足、或者银行关闭了扣款权限,都会导致“虽有还款意愿但实际未成功”,这种情况不算恶意逾期,但确实会影响征信。
联系官方客服核实
打官方客服电话(注意:不是短信里的号码,而是官网公布的客服热线),说明情况,要求调取还款记录和系统日志,如果是平台技术问题导致误判,他们有义务更正。
人非圣贤,谁还没忘过一次两次?如果你确认自己真的漏还了,别逃避,主动处理才是上策。
✅ 正确做法:
⚠️ 错误做法:
这些行为只会让问题雪上加霜。
张女士某天收到一条短信:“您在‘中某消费金融’的贷款已逾期127天,请尽快处理,否则将上报央行征信。”她一头雾水,因为她从没申请过这个平台的贷款。
但她太紧张,第二天就打了短信里的“客服电话”,对方让她提供身份证照片和银行卡信息“验证身份”,还说只要交800元“保证金”就能暂停催收,张女士照做了。
结果呢?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发现自己的另一笔正规贷款被莫名绑定了代扣协议,每月被悄悄划走3000元,最后报警才查清:这是一个冒充金融机构的诈骗团伙,专门针对焦虑人群下手。
警方提醒:所有正规机构都不会通过短信索要敏感信息,更不会让你提前缴费“解冻账户”。
《民法典》第679条:
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也就是说,没实际放款,就不算真正负债。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伪造催收信息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以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十年以上。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记录有误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相关方应在20日内核查并回复。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第一反应不该是恐慌,而是理性应对,记住三句话:
“没借过的钱,坚决不认;
还过的账,必须留证;
真逾期了,尽早补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骗子越来越懂心理战,但只要你守住底线——不轻信、不点击、不转账、先核实,就能避开绝大多数陷阱。
最后提醒一句:定期查一次个人征信报告(每年有两次免费机会),比啥都管用,心里有数,才能睡得踏实。
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有问题,找专业的人,别让一条短信,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收到贷款短信说你逾期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