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说你贷款逾期了?别慌,先搞清这三件事再行动!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XX天,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可能被起诉。” 一瞬间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明明还了啊?还是系统出错了?会不会是诈骗...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无忧宝”的短信,内容写着:“您在本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一时间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冒汗——我没借钱啊?怎么就成“老赖”了?
如果你也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着打钱、别慌张联系所谓的“客服”,更别被吓到去点链接还款,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多年律师的视角,带你一步步拆解这类短信背后的真相,告诉你该怎么做才不吃亏、不上当。
很多人看到“贷款逾期”四个字就紧张,但首先要冷静下来问自己:我有没有在无忧宝这个平台注册过?有没有签过借款合同?有没有收到过放款?
注意,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打着“贷款”旗号的App或平台,名字听起来正规,实则可能是第三方助贷机构,甚至有些是冒名顶替的诈骗平台,它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手机号,然后群发催收短信,制造恐慌心理,诱导你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甚至直接转账。
第一反应不是还钱,而是自查:
如果以上都是“没有”,那这条短信极有可能是虚假催收,甚至是电信诈骗的前奏。
这类短信里常常附带一个短链接,点击查看详情”“立即还款避免起诉”,千万!千万!不要点!
我处理过不少案例,当事人一点进去,页面长得跟银行官网一模一样,输入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后,卡里的钱瞬间被转走,这不是还款,这是盗刷!
正规金融机构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绝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让你直接还款,尤其是要求你输入敏感信息的,真要催收,也会有正式通知渠道,比如电话、邮寄函件,甚至法院传票,而不是一条孤零零的短信。
如果你确实记不清有没有借过,或者担心影响征信,可以这样做:
查个人征信报告
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s://ipcrs.pbccrc.org.cn),免费查询本人征信,如果真有这笔贷款记录,上面会明确显示贷款机构、金额、状态,没有?那就说明根本不存在这笔债务。
向监管部门举报
如果确认未借款却被催收,可向国家反诈中心(96110)或工信部12321平台举报该号码发送骚扰/诈骗短信。
保留证据,必要时维权
截图保存短信内容、发送号码、时间等信息,若对方持续骚扰、威胁、爆通讯录,已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敲诈勒索罪。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收到一条“无忧贷”(类似名称)的逾期短信,说她借了1.8万元没还,三天内不处理就要起诉,她吓得赶紧点链接准备还款,还好中途怀疑,先打了当地派出所电话咨询。
警方介入后发现:该平台并未在银保监会备案,所谓“贷款记录”在征信系统中查无此笔信息,且发送号码为虚拟运营商号段,最终查明是一伙人利用他人身份信息伪造借贷流程,专门发送催收短信进行“广撒网式诈骗”。
我们协助李女士向工信部投诉,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平台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虽然追责难度大,但至少阻止了更多人受害。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情绪波动很正常,但越是这时候越要冷静,记住三句话:
✅没借过的钱,坚决不认账
✅没点过的链接,绝对不乱点
✅没核实的信息,别轻易相信
这个时代,信息泛滥,骗子也在“升级”,他们懂得利用人们对征信的重视、对法律后果的恐惧来实施心理操控,但只要你掌握基本判断逻辑——查征信、不轻信、留证据、早举报——就能化险为夷。
最后提醒一句:真正的法律程序,从来不会从一条短信开始,它会有文书、有流程、有申诉权利,那些只会恐吓、施压、催你转账的,大概率都不是正经事。
你不怕麻烦,麻烦才不敢找上你。
我是律师老张,陪你用法律看清世界。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无忧宝”的短信,内容写着:“您在本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