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被网贷起诉了?先别慌,教你几招辨真假!
最近手头紧,之前借的网贷有点逾期没还上,结果这几天老是收到一些短信、电话,说什么“已经向法院起诉你了”、“再不还钱就等着收传票吧”,搞得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晚上觉都睡不好,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心...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让人头皮发麻的事儿——网贷,这年头,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呢?可一旦沾上网贷,尤其是还不上的时候,各种催收手段就来了,其中最吓人的,莫过于收到“被起诉”的通知,短信、微信、邮件,甚至陌生电话,都说你被法院起诉了,再不还钱就要抓人、要坐牢!一时间,心慌意乱,六神无主。
先稳住!千万别自乱阵脚!因为这些所谓的“起诉通知”,十有八九是假的!是催收公司为了逼你还钱,故意吓唬你的!学会辨别真假,就成了咱们网贷逾期后必须掌握的“防身术”,我就来给大家支几招,教你火眼金睛,一眼看穿那些假的起诉通知。
第一招:查“出身”——法院的“传票”长啥样?
正规的法院传票,可不是随随便便一条短信或者一个微信链接就能打发的,它有严格的送达程序:
划重点:凡是只通过短信、微信发个链接,或者用私人号码打电话告诉你“被起诉了”,让你点击某个不明链接去看“传票”的,99.9%都是假的!法院不会用这种方式给你送传票!更不会用QQ邮箱发个压缩包!
第二招:验“身份”——案号和法院信息能查吗?
如果对方煞有介事地给了你一个“案号”,或者告诉你是某某法院受理的,别急,咱们可以自己去查!
划重点:真的被起诉了,法院一定会让你知道具体的承办法院、案号、开庭时间和地点,如果对方含糊其辞,或者给你的信息一查就是错的,那肯定是假的!
第三招:观“言行”——催收和法院的“口气”不一样!
假的起诉通知,往往伴随着各种威胁、恐吓:“明天不还钱就抓人”、“已通知公安局立案”、“马上冻结你所有银行卡”、“影响你子女上学”等等。
法院是中立的司法机关,说话做事非常严谨:
划重点:如果对方的通知里充满了情绪化的语言,并且不断催促你立刻、马上、必须还钱,甚至给你设定一个很短的期限,否则就怎样怎样,那基本可以判定是催收套路了。
好了,掌握了这三招,大部分假的起诉通知都能被你识破,就算真的被起诉了,也不是世界末日,积极应诉,把事情说清楚,法院会依法判决,该还多少还多少,不会冤枉你,最怕的就是被假通知吓得六神无主,反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以案说法
小王因为网贷逾期,某天收到一条短信:“【XX法院】王XX,你因涉嫌恶意拖欠XX网贷公司贷款一案,已正式立案,案号(2023)X法民字第XXXX号,将于X月X日开庭审理,特此通知,请立即联系李律师138XXXXXXXX,否则将缺席判决,强制执行!”
小王吓得不行,赶紧打电话过去,对方自称“李律师”,语气严厉,说小王如果不在24小时内还清欠款,就要被列入失信人名单,还要判刑,小王越听越怕,差点就想办法借钱还了。
还好,小王的朋友提醒他,先查一下,小王通过114查到了短信里那个“XX法院”的立案庭电话,打过去一问,立案庭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根本没有这个案号,也没有受理过小王的案件,小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催收的骗局!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送达信息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解读:电子送达是允许的,但必须经过你同意,而且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你要纸质的法院得给,绝不会是不明不白的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解读:真起诉了,法院会给你起诉状副本,让你答辩,不会不给你辩解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招摇撞骗罪】: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解读:如果有人冒充法院工作人员、律师进行恐吓催收,可能涉嫌此罪。)
律师总结
面对网贷逾期后收到的各种“被起诉”通知,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静,擦亮眼睛。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让人头皮发麻的事儿——网贷,这年头,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呢?可一旦沾上网贷,尤其是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