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几天还上了,就没事了?律师给你捋捋清楚
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说自己不小心网贷逾期了几天,后来赶紧还上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问我这事儿是不是就过去了,会不会有啥后遗症。
老铁们,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别以为这事儿就翻篇了,高枕无忧了,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这逾期几天还上后,到底可能面临哪些你不知道的“坑”。
逾期记录是否会“上岸”征信?这绝对是大家最关心的一点,很多人觉得就几天,应该没啥大事,但你知道吗?不同的网贷平台,对于逾期上报征信的政策是不一样的。
有些平台可能会有个“容时容差”服务,就是给你个宽限期,比如1-3天,在这个期限内还上,不算你逾期,也不会上报征信,但这个“容时容差”不是所有平台都有,具体几天,每家规定也可能不同,而且就算有,你也最好提前跟平台确认清楚,别想当然。
如果平台没有宽限期,或者你的逾期天数超过了宽限期,那对不起,你的逾期记录很可能已经被默默地上报给征信系统了,这就好比你跟朋友借钱,说好今天还,结果拖了几天,虽然最后还了,但朋友心里肯定会有点想法,这个“不守时”的印象就留下了,征信报告上的逾期记录,会保留5年,这5年里,它可能会影响你未来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甚至一些工作机会。
逾期罚息和违约金,这笔账得算清!你以为还上本金和正常利息就完了?那你可能太天真了,几乎所有的网贷合同里都会写明,逾期会产生罚息,有的还有违约金,这部分费用可不是小数目,通常是按天计算,利率还不低。你逾期的这几天,罚息和违约金可能已经悄悄“滚”了不少,一定要仔细核对账单,确保所有费用都结清了,别留下尾巴。
催收电话可能还是会“问候”你。虽然你已经还上了,但有些平台的催收流程启动后,可能不会立刻停止,你可能还是会接到一些催收电话或短信,确认你是否已经还款,这时候别慌,耐心说明情况就行,但如果遇到暴力催收,比如威胁、恐吓、骚扰你的家人朋友,那你就要注意保留证据,必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
还有一点,即使你还上了,这笔逾期记录也可能会影响你在该平台的信用评级和后续借款额度。平台可能会认为你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有问题,从而降低你的额度,甚至不给你再次借款的机会。
给老铁们的几点建议参考:
- 赶紧联系网贷平台:逾期后第一时间还款,然后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说明逾期原因(比如忘了、系统故障等),询问是否已经上报征信,以及罚息违约金的具体金额,确认还款是否全部结清,态度诚恳一点,有时候沟通到位,或许能争取到一些理解(但别抱太大期望,规矩就是规矩)。
- 仔细查看借款合同:把当初签的电子合同找出来,看看关于逾期的条款是怎么写的,特别是关于宽限期、罚息、违约金以及征信上报的约定,做到心中有数。
- 养成良好还款习惯:设置自动还款,或者在手机上设置还款提醒,避免再次因为疏忽导致逾期,网贷这东西,能不用就不用,实在要用,一定要量力而行。
- 关注个人征信报告: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者当地的征信查询点,定期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看看这次逾期记录是否真的“上岸”了,一般征信更新会有一定延迟,过一两个月再查比较准确。
相关法条链接(敲黑板,划重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律师解读:你签了网贷合同,就有按时还款的义务,逾期就是没全面履行义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律师解读:逾期还款,平台有权要求你支付罚息、违约金,这就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律师解读:这就是前面说的不良记录保留5年的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律师解读:如果平台收取的罚息、违约金过高,超过了法定上限,那超过部分你是可以拒绝支付的,法院也不会支持。)
网贷逾期几天虽然不算大事,但绝对不是“还上就没事了”那么简单,它可能带来的征信影响、费用增加、催收困扰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正视。老铁们,借钱一定要谨慎,还款一定要及时!万一真的逾期了,也别慌,按照上面说的步骤,积极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维护好自己的个人信用,比啥都重要!
网贷逾期几天还上了,就没事了?律师给你捋捋清楚,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