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换现金?这笔划算账背后藏着大风险!
“公司说可以把社保折成现金发给我,到手工资多了,是不是挺划算的?”这话听着好像双赢,但作为律师,我立刻心头一紧——这可不是什么“省钱妙招”,而是踩进了法律和人生的双风险陷阱!今天就来捋一捋,社保换现金到底隐藏了多少坑。
公司为啥想“折现”?真相没那么简单
有些企业打着“为员工省钱”的旗号,说社保扣个人部分多,不如发现金实惠,但事实上,省下的公司缴纳部分(通常是个人2倍以上)才是真正目的,比如你月薪1万,公司若按标准交社保可能要额外支出3千多,而折现可能只补你1千——省了成本,亏了你未来。
员工图短期实惠?长远血亏!
表面看,工资多拿几百好像赚了,但社保断缴意味着五大保障瞬间归零:
- 医疗报销:次月医保失效,生病全自费,一场感冒可能就倒贴;
- 养老金:缴费年限中断,未来退休金缩水甚至无法领取;
- 生育津贴:女性生娃没补贴,产检费用自己扛;
- 工伤失业:工作中受伤or被裁员,补偿金直接泡汤;
- 城市权益:北上广深等城市,社保连续缴纳直接挂钩落户、购房、子女入学!
用一辈子的保障换眼前几百块,简直是拿西瓜换芝麻。
法律红线:企业违法,员工也可能“背锅”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明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社保是强制义务,不是可协商的“福利”,企业不交社保,轻则补缴+罚款,重则被列入失信名单,而员工若签字同意折现,可能被认定为“主动放弃”,未来维权反而被动,曾有案例:员工同意折现后反诉公司补社保,法院判公司补缴,但员工需返还已收现金——折腾一圈啥也没落着。
遇到公司提议折现,怎么办?
- 明确拒绝+保留证据:书面拒绝或录音,避免被说“自愿”;
- 投诉渠道:向当地社保稽核部门或12333举报(可匿名);
- 离职维权:若公司强行不缴,可提出离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N+1)。
妥协换不来尊重,合法维权才是硬道理。
💡 建议参考
若公司已长期不交社保,建议:
- 立即要求补缴(追溯期通常2年);
- 自查社保账户(通过“电子社保卡”小程序);
- 优先协商,协商不成再走劳动仲裁(时效1年)。
切忌为短期利益赌上未来保障。
⚖️ 相关法条
-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
社保不是扣款,而是投资——投的是你生病时的救命钱、退休后的活命钱、失业时的底气。法律保护的是你的底线,而自己守护的是的人生防线,下次再有人跟你说“社保折现更划算”,不妨笑着回一句:“抱歉,我这人眼光长,只做稳赚不赔的买卖。”
希望每个打工人都能牢牢握紧自己的保障盾牌,毕竟生活这场仗,没人能裸奔到底。
不交社保换现金?这笔划算账背后藏着大风险!,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公司监事怎么变更?一文详解变更流程与注意事项
« 上一篇4分钟前
遭遇被迫离职,公司还拖欠工资,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 »7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