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怎么算?企业少缴会面临哪些风险?
原创文章内容: 在当今社会,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就是国家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对未按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征收的一项...
企业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一项法定义务,目的是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但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残保金的计算方式并不清楚,甚至因为算错而面临罚款风险,我们就来详细拆解残保金的计算逻辑,帮助企业合规缴费,避免法律风险。
残保金的计算主要依据两个核心因素:
计算公式:
残保金 = (企业职工总数 × 当地残疾人就业比例 - 实际雇佣残疾人数)× 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举个例子:
某企业有100名员工,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但企业实际只雇佣了1名残疾人,假设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万元,
残保金 = (100 × 1.5% - 1)× 10万 = (1.5 - 1)× 10万 =5万元
也就是说,这家企业需要缴纳5万元的残保金。
2022年,上海某科技公司因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也未缴纳残保金,被税务部门稽查发现,该公司员工200人,应雇佣3名残疾人,但实际雇佣0人,且未申报残保金,该公司被追缴残保金18万元,并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合计30万元。
律师分析:
该案例的处罚核心在于企业未履行法定责任,且长期未申报,如果企业能提前测算残保金并合规缴纳,完全可以避免高额罚款。
残保金的计算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企业是否重视并主动履行义务,建议企业:
合规经营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如果对残保金计算仍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税务顾问,避免因小失大。
(全文原创,严禁抄袭)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怎么算?企业少缴了会有什么后果?,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原创文章内容: 企业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一项法定义务,目的是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