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怎么算?企业少缴了会有什么后果?

普法百科23小时前2

原创文章内容:

企业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一项法定义务,目的是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但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残保金的计算方式并不清楚,甚至因为算错而面临罚款风险,我们就来详细拆解残保金的计算逻辑,帮助企业合规缴费,避免法律风险。

残保金的计算依据

残保金的计算主要依据两个核心因素: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怎么算?企业少缴了会有什么后果?

  • 企业上年度在职职工年平均人数
  • 企业所在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通常为1.5%-2%)

计算公式:

残保金 = (企业职工总数 × 当地残疾人就业比例 - 实际雇佣残疾人数)× 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举个例子:
某企业有100名员工,当地规定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为1.5%,但企业实际只雇佣了1名残疾人,假设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万元,

残保金 = (100 × 1.5% - 1)× 10万 = (1.5 - 1)× 10万 =5万元

也就是说,这家企业需要缴纳5万元的残保金。

哪些企业可以减免?

  • 小微企业:部分地区对30人以下的企业有减免政策。
  • 新成立企业:一般前3年可享受部分减免。
  • 超额雇佣残疾人的企业:如果雇佣比例超过当地标准,部分地方会给予奖励或全额减免。

未足额缴纳的后果

  • 滞纳金:逾期未缴的,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 行政处罚:可能面临最高3倍的罚款,甚至影响企业信用。

以案说法:某科技公司因少缴残保金被罚30万

2022年,上海某科技公司因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也未缴纳残保金,被税务部门稽查发现,该公司员工200人,应雇佣3名残疾人,但实际雇佣0人,且未申报残保金,该公司被追缴残保金18万元,并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合计30万元。

律师分析:
该案例的处罚核心在于企业未履行法定责任,且长期未申报,如果企业能提前测算残保金并合规缴纳,完全可以避免高额罚款。


法条链接:

  •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八条:未按规定缴纳的,由财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律师总结:

残保金的计算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企业是否重视并主动履行义务,建议企业:

  1. 定期核查职工人数和残疾人雇佣情况,确保符合比例;
  2. 利用政策减免,如小微企业优惠或新成立企业缓冲期;
  3. 避免逾期,否则滞纳金和罚款可能远超应缴金额。

合规经营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如果对残保金计算仍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税务顾问,避免因小失大。


(全文原创,严禁抄袭)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怎么算?企业少缴了会有什么后果?,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2021年不交社保,后果有多严重?听听律师怎么说!
« 上一篇23小时前
驾驶报废车上路被查,会面临哪些处罚?律师详解后果与应对
下一篇 »23小时前
×
22
2025 09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底怎么算?企业少缴了会有什么后果?

原创文章内容: 企业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一项法定义务,目的是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