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款预收逾期1年以上,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吗?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或财务负责人,你可能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扰:客户提前支付了部分款项(预收款),但后续合作出现问题,导致应收款迟迟未能结清,甚至拖了一年多还没动静,这种情况不仅影响资金周转,还可能带来法律风...
老王在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干了三年,一直勤勤恳恳,直到去年买房需要拉社保记录,他才发现——公司竟然已经悄悄断缴社保超过一年,为了不影响购房资格和医保报销,他咬咬牙,自己掏腰包补缴了整整两万多元。
可钱垫了,心里却憋屈:“我凭什么替公司擦屁股?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吗?”
老王的遭遇并非个例,很多劳动者出于无奈,为了保住社保连续性、避免断缴影响子女入学、购房摇号等资格,选择“先垫上再说”,但垫付行为本身,并不意味着你放弃了追偿的权利,从法律角度看,社保缴纳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个人垫付实质上是代公司履行了本应由它承担的责任。
核心关键在于:垫付后如何证明?怎么追回?
务必保存好所有证据:补缴的银行流水、社保局出具的个人缴费明细、与公司沟通的聊天记录或邮件,甚至书面说明,这些是未来维权的核心筹码。
明确法律立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明确,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而垫付的本质,是公司未履行法定义务导致你产生了额外损失,你有权要求返还。
但要注意:实践中如果单纯只是垫付而无任何书面约定,公司可能会狡辩说是“自愿赠与”或“工资补贴”。垫付前最好通过书面形式(如邮件、微信)向公司说明情况并明确表示“暂代垫付,后续需返还”,避免对方钻空子。
如果你也面临类似情况,可以分三步走:
社保是强制义务,不是可讨价还价的福利,你的垫付是情分,追回是本分。
社保断缴背后,往往是公司经营压力或侥幸心理在作祟,但法律不会因为企业的“难处”而豁免它的义务,垫付社保看似是个人救急,实则是权益的二次受损。
你的每一分垫付,都该有回响;你的每一次退让,都该有底线,无论是协商、投诉还是仲裁,法律始终是你最硬的底气,别让沉默成了习惯,也别让垫付变成“白付”——因为权利从来都是争来的,而不是等来的。
希望每一个“老王”都能挺直腰板,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公司不交社保,我自己垫付了,这笔钱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王在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干了三年,一直勤勤恳恳,直到去年买房需要拉社保记录,他才发现——公司竟然已经悄悄断缴社保...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