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法院的短信、冻结信息,不要慌,看看案号就知道到哪一步了!

金融债务11秒前1

网贷逾期,信用卡还不上,被冻结微信,冻结支付宝,害怕银行卡也用不上?

其实现在微信零钱被冻结,都是很正常的操作了!那么,如何区分是诉前保全还是执行冻结?收到法院信息带有案号,是否意味着已被起诉?并非如此。许多人混淆了诉前冻结与执行冻结,以为收到带案号的短信即被起诉。事实上,有案号并不一定代表被起诉,但大部分起诉情况可从案号判断。



起诉短信中常见的是立案号,它是法院受理案件时给予的唯一编号,用于标识和区分案件。立案号通常包含法院名称、年份、案件类型、序号等信息,是案件管理的重要环节。


另一种常见的案号是调解案号,即民诉前调案号,与立案号不同。它用于标识和管理与调解相关的案件。若收到含调解号的短信,说明案件处于诉前调解阶段,尚未正式立案。此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参与调解。


逾期后,可能会遇到以下案号类型:

1.“民初”:表示刚立案的案件,进行第一审。

2.“民督”:支付令案号,涉及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令。

3“财保”:诉前保全案号,涉及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的财产保全。

4.“执”:代表判决已生效,进入执行阶段。

5.“执保”:财产保全后的执行保全案号,通常意味着判决已执行,可能会直接划扣冻结的款项。


当然,我们也不要一直担心,毕竟方法总比问题多。如果你真的还不上款,真的困难,是可以协商处理的。请密切关注并谨慎处理,避免财产损失。即使被起诉,也无需过度担忧。可与法院协商处理,争取最佳解决方案。最终目标是努力赚钱还清债务,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早日摆脱困境。


分享举报
工厂不给交社保,我该怎么自己缴医保?别慌,律师教你这几招!
« 上一篇13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