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的诉到底怎么写?别让错别字毁了你的法律文书!
原创文章内容: “告诉”和“诉讼”是法律文书中的高频词,但很多人一写就懵——到底用“告诉”还是“诉”?我要去法院告他”该写成“告诉”还是“起诉”?一字之差,可能让专业度大打折扣。 “告...
原创文章内容:
"张律师,我这份起诉状里的‘告诉’到底对不对?"办公室里,当事人老陈攥着起诉材料,手指死死压着"告诉"两个字,作为执业15年的民商事律师,我太熟悉这种焦虑——"告诉"和"诉讼"的混用,堪称法律文书中最隐蔽的"文字地雷"。
从法律专业角度,"告诉"特指刑事自诉案件(如侮辱诽谤案)的控告行为,而"诉讼"才是民事纠纷的标准表述,去年某借贷纠纷案中,原告因起诉状反复使用"我要告诉被告还款",被法官当庭训诫"这是民事庭不是刑事庭",差点导致立案延迟。
三个实操要点帮你避坑:
以案说法:
2022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网红带货佣金案"极具典型性,原告主播在起诉状中写道:"被告公司多次欺骗告诉本人",法官当即裁定补正。这份夹杂"告诉"的文书,暴露出当事人对法律程序认知的混乱——用刑事术语包装民事纠纷,既显业余又可能被对方律师抓住程序瑕疵,最终该案因文书问题推迟开庭,导致主播错过双十一关键索赔期。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法律文书本质是用专业词汇重构生活语言的过程,就像不能把手术同意书写成"求医生开刀",起诉状里的每个字都在参与法律关系的塑造,建议当事人:
1️⃣ 在文书草拟阶段采用"替换测试":把"告诉"换成"起诉"后读三遍
2️⃣ 善用法院智能文书系统的"术语纠偏"功能
3️⃣ 最稳妥的方式仍是委托律师做诉讼语言转化——毕竟,没人会穿着睡衣去参加庭审,诉状就是你在法律世界的"正装"。
(完)
排版说明:
原创文章内容: "张律师,我这份起诉状里的‘告诉’到底对不对?"办公室里,当事人老陈攥着起诉材料,手指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