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算不明白?手把手教你避开数字陷阱
年利率到底怎么算? 老张去年借了10万元,对方说“月息1分”,年底却发现多还了1.2万利息,这年利率到底是12%还是更高?其实很多人被“几分利”“日息万五”绕晕了,今天就用最直白的方式说清年利率...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签完房贷合同,每月按时还钱,心里却一直打鼓:这月供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怎么感觉越还越多?明明贷款30万,怎么最后连利息加起来快翻倍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贷款月供”这个看似复杂的账,掰开揉碎讲清楚,你不需要是数学高手,也不用翻教科书,只要听我慢慢说,保证你听完不仅能算出自己的月供,还能看穿银行不会明说的那些“小细节”。

月供不是随便定的,它背后有两根“支柱”:
但光知道这两个还不够,真正决定你每个月还多少的,是这三个关键点:
这里要特别注意:利率分两种——
✅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金额固定,前期还的大多是利息,后期才慢慢还本金,适合收入稳定、不想压力波动的人。
✅等额本金:每月还的本金一样,但利息逐月递减,所以月供会越来越低,前期压力大,但总利息少,适合想省钱、前期资金充裕的人。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王贷了60万,利率4.9%,贷20年。
- 如果选“等额本息”,月供约3900元,总利息接近33.6万。
- 如果选“等额本金”,首月还约4450元,之后每月递减,总利息约29.5万。
你看,差了4万多!这笔钱够买辆小电车了。
现在很多贷款广告打着“月供低至XXX元”的旗号吸引人,听着很美,但你要问一句:这是几年期?利率多少?有没有手续费?
我见过太多客户,只盯着“每月两千多”,结果签完才发现:
记住一句话:月供只是表象,总成本才是真相。
建议你在办贷款前,让银行或机构提供一份《还款计划明细表》,上面每一笔本金、利息都清清楚楚,看不懂没关系,拿过来我可以帮你算。
当然可以!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件事能主动争取。
如果你是几年前办的房贷,当时利率可能在5%甚至更高,而现在新贷款已经降到3.8%甚至更低,这时候,你可以考虑:
不过要注意:有些贷款合同里写着“提前还款要收违约金”,或者“一年内不能提前还”,这些条款一定要提前看清,别吃了哑巴亏。
张先生2018年在杭州买了套房,贷款120万,利率5.39%,等额本息30年,每月还6700多元,总利息超过124万。
去年他来找我咨询:“总觉得不划算,但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帮他查了当前市场利率,发现同类贷款已降至3.9%,于是建议他办理“房贷置换”—— 把原贷款结清,重新申请低利率贷款。
虽然中间花了点手续费,但新贷款月供降到5800元,总利息节省近30万!而且他选择缩短年限,15年内还清,压力可控,反而更安心。
他说:“早知道早点问律师,白白多还了好几年利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3〕251号)明确:
贷款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利率管理规定,借款人有权知悉贷款利率、计息方式及还款计划。
这意味着:你有权要求银行披露真实利率,任何“砍头息”“隐性收费”都是违法的!
朋友们,贷款不是签个字就完事的事,它是一场长达十几年的财务旅程,而月供,就是你每一步踩下的脚印。
我不指望你变成金融专家,但至少要做到三点:
你不是被动还钱的人,你是这场借贷关系中的平等一方。
下次再看到“超低月供”的广告,不妨冷笑一声:“来吧,咱们算笔总账。”
那时候你会发现,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只看眼前那一千块。
贷款月供怎么算?手把手教你避开数字陷阱,省下几万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签完房贷合同,每月按时还钱,心里却一直打鼓:这月供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怎么感觉越还越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