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交社保,真的是省钱妙招吗?

普法百科34秒前1

在重庆创业开公司,不少老板心里可能都打过这样的小算盘:“反正刚起步,人员流动又大,社保能不交就不交,省一笔是一笔。”甚至有些人觉得,员工自己不也想多拿点现金到手里吗?双方“一拍即合”,好像谁也不吃亏。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交社保,看似节约成本,实则是埋下了一颗重磅法律地雷。

公司不交社保,真的是省钱妙招吗?


文章正文:不交社保,你是在“赌”公司的未来

很多人把“不交社保”看作是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尤其在初创公司、小微企业中颇为常见,老板们可能认为,员工没反对、双方有“默契”,这就没问题,但法律从来不讲“默契”,只看事实和规定。

从《社会保险法》到《劳动合同法》,都为劳动者参保建立了强制性规范,只要劳动关系成立,单位就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这是无可推卸的法定义务。员工自愿放弃社保?这样的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一旦哪天员工“反悔”,去社保中心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公司不仅要补缴欠费,还可能面临滞纳金、罚款,甚至影响企业信用。

有些人说:“我们签的是劳务合同,不是劳动合同,总可以不交了吧?”
——错,法院判断劳动关系不看合同标题,而看实质:你是否接受公司管理、是否定期获得劳动报酬、工作内容是否为公司业务组成部分?如果是,即使合同写的是“劳务”,仍然会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公司照样得交社保。

还有些老板用现金发工资、不让员工考勤,以为这样能规避风险,殊不知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员工只要能提供微信聊天、工牌、工资转账记录等证据,仲裁委和法院很大概率会认定劳动关系成立,到那时,企业想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

所以说,不交社保不是在“省钱”,而是在“赌”:赌员工永远不维权,赌公司永远不会被抽查,赌未来没有劳动纠纷……而这任何一个环节爆雷,都可能让企业付出远比社保成本更高的代价。


以案说法:重庆某科技公司因未缴社保赔了20万

2022年,重庆渝北区一家初创科技公司与一名软件工程师口头约定“月薪1.8万,不含社保,直接发现金”,工程师工作了两年后离职,随即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辩称双方是“合作性质”,并非劳动关系,但工程师提供了日常工作沟通的微信记录、项目汇报邮件和周期性转账的银行流水,最终法院认定劳动关系成立,判决公司:

  • 补缴两年社保单位应缴部分;
  • 因未依法缴社保解除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3.6万元;
  • 同时因延迟缴纳产生的滞纳金,合计逾20万元。

这家公司原本想“省”的社保费,不过十万出头,结果因为想省小钱,反而赔上了一倍多的金额,还在工商信用系统留下不良记录。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有权请求经济补偿金。
  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应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我是律师,也是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我理解企业经营不易,尤其在起步阶段,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但社保不是企业的“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你可以通过优化薪酬结构、合理设置绩效制度等方式控制成本,但绝对不要在社保上动脑筋,一旦出事,补缴、罚款、赔偿事小,影响企业信誉、法人受限、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事大

如果你正在创业或经营公司,请务必做到:

  • 员工入职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
  • 哪怕员工主动提出“不交社保”,也要依法依规缴纳;
  • 使用合规的劳动合同,避免“劳务合同”等模糊表述;
  • 定期自查用工档案,防范于未然。

创业维艰,守规才能走远,别让今天的“小聪明”,变成明天的大跟头。


如果您的企业正面临用工合规问题,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量身定制合规方案。
合法经营,才是企业最长远的省钱之道。

公司不交社保,真的是省钱妙招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在外地被起诉了?别慌,律师教你这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19
2025 09

公司不交社保,真的是省钱妙招吗?

在重庆创业开公司,不少老板心里可能都打过这样的小算盘:“反正刚起步,人员流动又大,社保能不交就不交,省一笔是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