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明明对公发,社保为啥不见影?

普法百科35秒前1

老王上个月收到银行短信,看到工资准时从公司账户打了进来,心里还挺踏实,可一到社保局查记录,发现公司压根没给他交社保,老王懵了——工资走对公账户,看起来挺正规,怎么社保就“消失”了?其实不少职场人都遇到过这种“表面合规、实则违规”的操作,今天咱们就聊聊,为什么公司用对公账户发工资却不交社保,背后藏着什么法律风险和员工该如何应对。

首先得明确一点:工资发放方式和社保缴纳是两码事,公司用对公账户发工资,只能说明公司财务管理在形式上合规,但绝不代表它履行了全部法定义务,社保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的强制义务,只要员工和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企业就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哪怕工资发得再“漂亮”,不交社保就是违法。

工资明明对公发,社保为啥不见影?

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会故意钻空子:比如用对公账户发工资制造合规假象,私下却和员工签“放弃社保协议”,或者把员工归为“临时用工”“劳务派遣”来逃避责任,更隐蔽的做法是只按最低基数交社保,甚至拖延缴纳时间,这些操作看似聪明,实则风险极大——员工一旦投诉,企业不仅要补缴社保、支付滞纳金,还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行政处罚。


以案说法:某科技公司“套路”员工被重罚

2022年,上海某科技公司被员工集体投诉,该公司一直用对公账户发放工资,但却以“试用期未满”“绩效未达标”为由拒绝为员工缴纳社保,多名员工离职后才发现社保断缴导致医保无法报销、购房资格受影响,员工联合提起劳动仲裁。

经调查,该公司虽用对公账户发工资,但并未与部分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保,仲裁委认定:工资发放形式不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只要员工能提供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等证据,即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为所有员工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和滞纳金共计超过80万元。

此案清晰表明:企业试图用“表面合规”掩盖“实质违规”是行不通的,即使工资通过对公账户发放,只要未依法缴纳社保,员工依然有权追责。


法条链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注:这是社保强制性的核心依据,企业无权以任何形式免除义务。

  2.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注:企业未按时办理即构成违法,员工可要求补缴。

  3.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注:员工不仅可追缴社保,还可主动解除合同并索偿。


作为律师,我常提醒企业和员工:法律看的是实质,不是形式,公司用对公账户发工资固然是财务管理规范的表现,但这绝不是逃避社保的“挡箭牌”,对于员工而言,如果发现公司“发工资却不交社保”,一定要留存工资流水、劳动合同、工作沟通记录等证据,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对于企业来说,别为了短期节省成本赌上法律风险——社保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法律不会因为“钱从对公账户转出”就网开一面,合规经营,才是真正的降本增效。

工资明明对公发,社保为啥不见影?,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买到过期食品怎么赔偿?律师教你维权三步走!
« 上一篇2分钟前
×
18
2025 09

工资明明对公发,社保为啥不见影?

老王上个月收到银行短信,看到工资准时从公司账户打了进来,心里还挺踏实,可一到社保局查记录,发现公司压根没给他交...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