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区别
法律解析: 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存在多方面区别,养老保险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具有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的补充,不具有强制性,旨在提高退休后生活质量。...
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部分。
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保障人们老年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针对在职职工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它主要覆盖了各类企业及其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企业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也实行与企业职工类似的统账结合模式。灵活就业人员则以个人身份参保,由个人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通常为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其中一部分进入统筹基金,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密切相关,缴费越多、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城乡非从业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的参保范围为具有本地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政府会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情况给予相应的补贴,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也可以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支付,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等情况适时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有助于缩小城乡养老保障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法律解析: 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部分。 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