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存在多种情形会导致合同终止。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这是合同终止最常见的情形。当合同中的债务人完全按照合同条款的要求,向债权人履行了全部义务,如交付货物、支付款项等,合同的目的得以实现,合同自然终止。例如,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按照约定向乙交付了合格的产品,乙也按照约定支付了全部货款,此时该买卖合同就因债务履行完毕而终止。

合同解除也是导致合同终止的重要情形。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成就时,一方或双方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则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当出现这些情形时,当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权。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

债务相互抵销也是常见情况。当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并且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任何一方都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例如,甲欠乙 10 万元货款,同时乙欠甲 10 万元加工费,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双方可以将这两笔债务相互抵销,从而使合同关系终止。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也是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当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标的物,或者债权人下落不明等情况发生时,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提存后,视为债务人已经履行了债务,合同关系终止。

债权人免除债务,即债权人放弃自己的债权,从而使合同关系消灭。例如,甲免除了乙所欠的借款,那么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就终止。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也就是混同。当债权人和债务人合为一体时,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合同终止。例如,两个企业合并,原来它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就因混同而消灭。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也会导致合同终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以涵盖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不同的情形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使合同关系走向终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五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

分享举报
新生儿医保报销超过三个月时间还能报吗
« 上一篇2秒前
×
17
2025 09

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解析: 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