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哪些

法律解析:

债权债务终止的情形主要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债权债务关系在以下这些具体情况出现时会终止。首先是债务已经履行,当债务人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债权债务自然终止。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终止情形。其次是债务相互抵销,即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这也会导致债权债务的终止。然后是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明确表示放弃对债务人的债权要求,这也会使债权债务关系消灭。还有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比如企业合并等情况。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也会导致债权债务的终止,比如合同约定的特定条件达成等。

这些情形的明确,对于界定债权债务关系的存续和终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法律事务中,准确判断债权债务是否终止,关系到各方的权益和责任。它有助于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五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

分享举报
公司欠工资,我被迫辞职,这离职信怎么写才不吃亏?
« 上一篇2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