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手了,社保却失踪?你的权益正在被悄悄侵蚀!
那天晚上,小陈和老婆坐在沙发上算账,老婆突然嘟囔了一句:“这个月工资发了好几天,但公司好像又没给我交社保……”小陈心里一沉——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迟交”or“不交”社保,看似是小事,实则像钝刀割肉般...
老王上个月收到公司发的分红,正美滋滋盘算着换辆新车,却在月底发现自己的社保账户突然停缴了,财务支支吾吾解释:“公司现金流紧张,先保工资和分红,社保缓一缓……”——这看似“合理”的操作,实则把员工推向权益悬崖!
公司盈利后给股东分红本是商业常态,但若用本应缴纳社保的资金来分红,甚至直接停缴社保,实则是用劳动者的未来权益换取短期利益,社保不仅是医保报销、养老金积累的基石,更关系到购房资格、子女入学等社会权益,许多企业混淆视听,将“分红”与“社保”塑造成对立选项,仿佛二者只能选其一,殊不知,依法缴纳社保是企业的强制义务,而分红是股东权利——二者根本不在同一法律维度!
更隐蔽的是,有些公司会刻意将“分红”与“工资”捆绑宣传,暗示员工“拿到现金实惠比虚无的社保更划算”,这种话术极具误导性:社保账户的长期价值远高于短期现金分红,且企业停缴社保属于违法解除法定保障,员工不仅失去医疗、生育等即时保障,未来养老金计算基数也被截断,若公司破产,股东尚可凭股权清算剩余资产,而员工被拖欠的社保却可能追偿无门!
2022年上海某科技公司案例极为典型:该公司向管理层发放高额分红后,以“经营困难”为由停缴全体员工社保半年,员工起诉后,法院直接认定“公司既有资金分红,却拒不承担社保义务,属于恶意逃避法定责任”,判决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滞纳金,同时向员工赔偿医保无法使用的医疗费用损失,法官特别强调:“分红属于资本分配行为,不能对抗企业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法定义务。”
作为律师,我强烈建议劳动者:
公司的钱可以先分股东,但不能先坑员工——法律保护的是底线公平,而非资本的任性。
排版说明: 用反问引发共鸣,正文分段清晰,重点加粗突出逻辑层次;
老王上个月收到公司发的分红,正美滋滋盘算着换辆新车,却在月底发现自己的社保账户突然停缴了,财务支支吾吾解释:“...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