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失业金

普法百科6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且缴费满1年,这是领取失业金的基本前提之一。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目的是在职工失业时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缴费满1年意味着职工和所在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为职工积累了领取失业金的资格。例如,小李在一家企业工作,企业和他本人都按时缴纳失业保险费,当他满足缴费满1年的条件后,就具备了领取失业金的一个重要条件。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领取失业金的关键条件。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括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二、三项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等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是职工主动辞职,一般不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比如,小张所在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导致他失业,这种情况就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办理失业登记是为了让相关部门掌握失业人员的情况,以便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保障。失业人员需要到当地的就业服务机构或相关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同时,有求职要求表明失业人员有重新就业的意愿,不是故意处于失业状态。例如,小王失业后及时到当地就业服务中心办理了失业登记,并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投递简历,表明他有求职要求,这样他就有可能领取到失业金。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失业人员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第五十一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重新就业的;

(二)应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分享举报
养老金年审网上怎么操作
« 上一篇6小时前
如何认定停工留薪期
下一篇 »6小时前
×
14
2025 09

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失业金

法律解析: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