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让原公司的工作年限怎么算
公司转让后,原公司的工作年限通常连续计算。员工在原公司的工作年限应合并计入在新公司的工作年限,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工作年限计算方式不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这意味着在公司转让这种情形下,员工与原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新公司承接原公司的权利义务,员工在原公司的工作年限自然连续计算到新公司。例如,员工在原公司已经工作了3年,公司转让后,该员工在新公司的工作年限从进入原公司的时间开始起算,即其在新公司工作年限的起始点为进入原公司的日期。
不过,如果员工与原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并获得了相应的经济补偿,那么在计算新公司的工作年限时,原公司的工作年限可能不再连续计算。比如,原公司在转让过程中,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了经济补偿金,之后员工再与新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此时在计算新公司的工作年限时,一般从员工与新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开始计算。
另外,当出现新公司与员工另有约定的情况时,工作年限的计算也会按照约定执行。但这种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否则约定无效。
在实际操作中,为避免纠纷,公司转让时最好明确告知员工工作年限的计算方式,并且在相关文件中予以体现。员工也应当关注自身权益,了解工作年限计算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如经济补偿、年休假等方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条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