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申请强制执行,请律师到底有没有必要?
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在法律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实打实的话题:辛辛苦苦干活,工资却被老板拖着不给,好不容易打赢了官司,拿到了判决书,结果对方还是耍赖不还钱,这时候,咱们要申请强...
哎,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发工资过日子呢,结果遇上老板拖欠,那真是闹心又无奈,好不容易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法院诉讼拿到了胜诉的判决书或者调解书,本以为能松口气,结果对方还是不还钱!这时候,咱们就得走“强制执行”这一步了,可问题来了,申请强制执行之后,还需要再开庭吗?这估计是很多工友心里的大疙瘩。
作为你们的法律朋友,我得跟大家把这事儿掰扯清楚。
咱们得明白,“强制执行”是个啥意思。简单说,就是当老板(也就是被执行人)不按照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比如仲裁裁决书、法院判决书、调解书)履行还钱义务时,咱们(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让法院出面,用强制手段把钱给咱们要回来。
申请强制执行后,到底还开不开庭呢?
一般情况下,强制执行阶段是不开庭的!
为啥呢?因为在申请强制执行之前,咱们已经经历了劳动仲裁或者法院诉讼的程序,在那些程序里,仲裁委或者法院已经开过庭了,双方都有机会把事实、证据摆出来,仲裁员或者法官也据此做出了裁决或者判决,这个裁决或判决一旦生效,就具有了法律强制力。强制执行,就是要把这个已经确定了的“债”给落到实处,而不是又从头再来审一遍案子。
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主要工作是: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比如银行账户、房产、车子、工资收入等),然后根据查到的财产情况,采取冻结、划拨、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最后把执行到的钱给到咱们申请人手里,这个过程,主要是法官进行调查和采取措施,一般不需要再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庭”对质了。
凡事都有例外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类似“开庭”的程序,但这跟咱们平时理解的“开庭审理案件”不是一回事。
比如说:
大家记住,这些特殊情况的“听证”或者审查程序,并不是因为原来的工资纠纷本身又有什么新情况需要开庭重审了,而是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跟咱们一开始讨薪时的仲裁或诉讼开庭,性质完全不同。
总结一下核心思想:拖欠工资拿到生效文书后申请强制执行,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再开庭的!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已经确定的债权,而不是重新解决纠纷。
拖欠工资申请强制执行后,一般是不需要再开庭的。大家可以放宽心,强制执行程序主要是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帮咱们“讨回血汗钱”的阶段,重点在于查找和处置被执行人的财产。
咱们要做的就是,在申请执行时尽可能提供准确的财产线索,然后耐心等待法院的执行结果,并积极配合法官的工作。如果执行过程中真的出现了需要咱们出庭(比如参加听证会)的特殊情况,法院会通知的,到时候积极应对就好。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帮到有需要的工友们!法律是咱们维权的武器,遇到不公,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拖欠工资申请强制执行了,到底还开不开庭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哎,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发工资过日子呢,结果遇上老板拖欠,那真是闹心又无奈,好不容易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法院诉讼拿...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