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账总缩水?手把手教你算清个税这笔账!

普法百科33秒前1

原创干货:3分钟搞懂税额计算逻辑

“每月工资1万,到手怎么才7千多?”——税额计算其实就三步:

第一步:明确收入性质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统称“综合所得”,适用累计预扣法,比如小张每月工资1.5万元,年底奖金3万,需合并计算。

工资到账总缩水?手把手教你算清个税这笔账!

第二步:减除“五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
五险一金:假设每月个人缴纳部分2000元
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每个孩子1000元/月)、房贷利息(1000元/月)等,小张合计可扣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5000(工资)-5000(起征点)-2000(五险一金)-2000(专项)=6000元

第三步:对照税率表计算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000×12=72000元(适用10%税率)
年个税=72000×10%-2520(速算扣除数)=4680元
月均缴税=4680÷12=390元

关键点:奖金可单独计税(3%低税率)或合并计税,需根据收入选择最优方案。


以案说法:年终奖多发1元反亏2万?

2023年某公司财务给员工小李发放年终奖:
• 方案A:发36000元,按3%税率缴税1080元,实得34920元
• 方案B:发36001元,跳档至10%税率,缴税3390.1元,实得32610.9元
结果:多发1元,到手反而少2309.1元!
律师提示:避开税率临界点(3.6万、14.4万、30万等),可通过分摊奖金或福利替代。


法条链接

• 《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综合所得减除费用6万元/年+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
• 《财税〔2018〕164号》:年终奖单独计税优惠政策延续至2027年


律师总结

算税不是财务的专属技能!掌握三个核心:

  1. 分项抵扣:租房、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别漏报;
  2. 动态调整:换工作或收入波动时,需重新测算税率档位;
  3. 合规筹划:通过企业年金、商业健康险等合法降低税基。

记住:税收筹划的底线是合法,与其纠结“怎么少缴”,不如学会“怎么缴对”,如果有大额收入或跨境税务问题,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税务律师。

(本文案例数据为模拟计算,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排版技巧:通过分段缩进、加粗关键词、符号引导阅读节奏,避免大段文字,全文无术语堆砌,用“五险一金”“年终奖”等生活化词汇替代法律条文表述,实现专业与易懂的平衡。

工资到账总缩水?手把手教你算清个税这笔账!,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后,要是不服判决,多久能再上诉呢?
« 上一篇45秒前